作為“十一五”的最后一年,2010年區域經濟概念仍將熱度不減。記者日前了解到,目前已有七大區域規劃提上有關部門的工作日程,今年有望陸續出臺。
具體包括:研究制定“十二五”期間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并出臺實施方案;出臺并實施長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海峽西岸經濟區等區域規劃。同時,還將編制成渝經濟區等區域規劃、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規劃、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等區域規劃。
2009年以來,國家相繼批復了十余個區域振興規劃,超出之前4年的總和。區域經濟概念也成為資本市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受到廣泛關注。對于相關政策未來的動向,發改委有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市場機制的健全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發改委職能也從以往的審批為主,轉變為目前的規劃先行。
實際上,從“十一五”規劃開始,我國已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改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有關專家認為,“計劃”改“規劃”雖一字之差,但內涵有很大變化,因為后者不僅更加重視國土空間的規劃和管治,也強調了中長期規劃的指導性和約束性。
而應對金融危機的工作也加速了政府職能從審批到規劃的轉變。2009年以來,為應對金融危機沖擊,國家相繼出臺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和一系列區域規劃,在帶動中國經濟復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于這些重點區域所具備的優勢條件,加快其開發步伐,不僅有利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還能夠通過一些重大項目的建設帶動更大區域的發展,減弱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不利影響。”發改委人士有關人士表示。該人士還指出,雖然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已經明顯好轉,但今后還會繼續“通過規劃和政策來引導區域經濟發展。”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劉維新認為,我國的區域經濟近年來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態勢,但也面臨區域開發的盲目性、無序性等問題,有些地區的開發已超出了當地資源環境承載力,危及發展的可持續性。為此,國家將加緊出臺有關規劃,引導地方政府科學制訂當地的“十二五”發展規劃。可以預見,2010年在區域規劃方面還將熱點不斷。
發改委有關人士還表示,與以往區域綜合規劃占據主導地位的特點不同,今后,區域專項規劃將頻頻亮相。專項規劃將更多從產業層面入手。例如,日前出臺的青海循環經濟規劃、東北地區旅游業發展規劃都屬于這一范疇。據介紹,在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循環經濟、服務業、新能源等產業,都將是區域專項規劃重點涉及的方面。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認為,隨著更多區域規劃的出臺,“十二五”期間,在各區域中心城市的帶動下,將出現多個城市圈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李雁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