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讀。作為鐵礦石最大的用戶,中方一直想擁有真正的“中國價格”;但三大礦(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卻將“中國需求”作為中方的七寸來拿捏。2009年,雙方僵持了一年,談判無果而終。
2010年鐵礦石談判拉開序幕,中方再次表達出要爭取首發價的態度,但鑒于與中方談判的難度,有跡象表明,三大礦正在“舍難求易”撇開中國,轉向與日韓談判,并將談判力量主要集中在日本。
2009年的首發價就是力拓與新日鐵達成的,盡管中方對此長協價并不認可,但實際上中國客戶一直都是在以這個價與三大礦進行結算。因此,業界預計三大礦會采取同樣的措施,通過與日本鋼企達成“首發價”,以此來要挾中方就范。
對中方來說,鐵礦石現貨價的飆升和以寶鋼為首的鋼企不斷提價,也極大地壓縮了中方的談判空間。談判尚未進入實質性階段,中方已經立于不勝之地。
三大礦談判重心重返日本
中國市場對三大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方也多次表態要拿下2010年首發價。但2009年鐵礦石談判的艱難,已經預示著2010年的談判不會輕松。與其談而未果,不如采取迂回戰術,拷貝2009年的模式,先與日本、韓國鋼企談成首發價,再要求中方接受這個首發價。
顯然,三大礦正在如此籌劃。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三大鐵礦石巨頭預備“撇開”中國談判代表,轉而與日本客戶展開談判,以先期達成基準價格協議。
這一報道絕非空穴來風。按照往年慣例,在元旦前后(談判啟動階段),三大礦一般都會有所動作,對鋼廠進行拜訪,并搶在長協價達成前先與一些小鋼廠簽訂合同。但今年這些活動明顯減少。記者從多家鋼企處獲悉,三巨頭去年底以來并沒有與中方進行實質的談判接觸。
在談判開啟前,中方已經暗示,希望鐵礦石長協價在2009年基礎上上漲的幅度在10%以內。而三大礦則在不斷放出風聲提高漲價預期,從此前的20%已經“漲”到了目前的30%甚至更高。顯然,要在這一差距上達成妥協,其難度并不比2009年小。
三大礦與日本鋼企談判的難度,明顯要小得多。一方面,日本鋼鐵市場逐步回暖,為鐵礦石漲價創造了一定的條件;更為重要的是,由于日本鋼企在海外的眾多礦山擁有權益。也就是說,鐵礦石漲價造成的成本上升,完全可以通過礦石收益得到彌補。因此,相較于中國鋼企,日本鋼企對鐵礦石漲價并不太敏感。
“如果的確轉向與日本談判,達成首發價格,作為最大礦石消費國的中國無疑又一次被動。”我的鋼鐵網首席分析師賈良群表示。
現貨價翻番投行繼續唱高
三大礦之所以冷落中方而釋放出要與日韓談判的信號,并非三大礦不看重中國市場,而是要采取迂回手段,讓中方手中可打的牌更少。
對于中方來說,鐵礦石現貨價的持續飆升,已經成為比鐵礦石談判更為頭痛的燃眉之急。鐵礦石現貨價越高,中方談判就越被動。
中國海關剛剛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2月我國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6216萬噸,高于11月的5107萬噸,與2008年同期相比增幅高達80%。而去年全年,我國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6.28億噸,同比增長41.6%。
中方需求強烈,定價權自然就掌握在賣方手上。伴隨進口量大增的是進口現貨價的一路扶搖直上。1月13日,品位在63%的印度鐵礦石現貨價格已飆升至每噸133美元(含運費),相對于去年3月末每噸59.1美元的最低點,漲幅已經翻番,也比2009年度的“長協價”高出50%以上。
業內人士預計,元旦后印度鐵礦石價格的上漲,將使主流鋼材的成本增加300元/噸。進一步壓縮了中國鋼企的利潤空間。
盡管國際鋼協預測,世界鋼鐵需求2010年將呈恢復增長的趨勢,但增速平緩,并不支持鐵礦石價格瘋漲。但國際投行為鐵礦石漲價“搖旗吶喊”的聲音卻不斷高漲。美林公司在周三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表示,由于鐵礦石和鋼鐵市場復蘇步伐快于預期,2010—2011年鐵礦石合同價格預計將上漲50%,至每噸85.60美元。美林此前預計鐵礦石價格上漲15%,此次上調幅度是迄今為止投資銀行中最大的。近期已經有多家銀行上調了鐵礦石合同價預期,但預期的漲幅普遍在20%—30%之間。
鋼廠漲價轉移成本
去年12月10日,寶鋼公布了2010年1月份部分產品的價格,大部分品種價格每噸上調了300至600元。1月12日,寶鋼再次上調2月鋼材出廠價,上調的幅度在200—300元/噸。
行業龍頭的漲價,自然引發了跟風潮。事實上,上周已經10多家熱軋鋼廠上調了出廠價格,沙鋼上調出廠價格200元/噸,八鋼、酒鋼、萊鋼、日鋼、柳鋼等上調幅度在150元/噸以內。而現貨市場的鋼材價格更是連日上漲,到目前為止已是連續11周保持上漲的態勢。在寶鋼宣布漲價之后,另一鋼鐵巨頭武鋼也已經口頭對貿易商發出了漲價通知,幅度較之寶鋼更大。
對于鋼企的漲價潮,業界一致認為是鋼企通過漲價向下游轉移成本。中聯鋼分析師楊進先就表示,原材料價格的大幅度上漲,推動生產成本走高是市場看漲預期增強的主要原因,春節之前行情仍有沖高的可能。
不過,對于轉移成本的說法,寶鋼方面并不認同。寶鋼表示,價格的調整主要是根據市場供求情況,目前汽車、家電等下游用戶需求旺盛,公司雖然滿負荷生產,還無法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
中國鋼企的集體漲價,成為三大礦大幅提升鐵礦石價格的理由之一,使得中方的鐵礦石談判境地更為困頓。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即使中方堅持自己的價格底線,三大礦山也會通過各種方式逼迫中方接受他們提出的價格。”我的鋼鐵資深分析師徐向春認為,中方應該爭取更多和其他國家中小礦山合作的機會,尋找更多的礦石供應渠道,同時應該有選擇性地加快國內外礦山的開發步伐。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國鋼材產能過剩問題突出,應該結合產業政策推行兼并重組,控制產能釋放,根本上減少對礦石的過量需求。(田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