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中國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 本土防御力提升 優于愛國者 -股指期貨最低交易保證金或提至12% 本月或確認股指期貨時間表 -專家:物權法實施后拆遷條例已自動失效 黃光裕胞兄被移送檢察院 -中國6地拉閘限電 秦皇島煤價上漲約4成 年產30億噸仍現"煤荒" -教育部前發言人:期望2020年能取消高考 北大社會學考研卷出紕漏 -中國軍方否認兩年后建成兩支航母編隊 美軍火商對臺軍售遭制裁 -迪拜房產因危機縮水 我商人欲抄底 中國樓市泡沫等于千個迪拜?  -證監會首制訂表格化年報披露格式 新規三看點 兩市首份年報露面 -央行籌劃中小企業可轉債 不起眼提法引關注 四銀行估值排名居前 -2010年我國汽車產量有望達1500萬輛 日媒關注中國車市世界第一
首頁>>宏觀經濟
產能過剩已成中國經濟新特點 嚴重影響發展步伐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1 月 12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如果用一句最簡單的語言說明當前的國內經濟問題新特點,那就是我們第一次面臨大范圍的“產能過剩”。

在傳統計劃經濟時期,商品總是短缺,當經濟增長高潮來臨時,有時是生活消費品,有時是能源、交通和原材料的供給制約著我國經濟的增長,有的經濟學家認為,社會主義經濟就是“短缺經濟”,經濟運行總是處于“緊運行”中。而本輪經濟增長高潮中卻出現了產品供大于求、產能過剩,從供給制約轉變成需求制約。

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的普遍難題

目前,我國鋼鐵、紡織、有色、船舶、建材、化工、汽車燈行業都存在產能過剩。2008年我國有色行業中電解鋁產能超過1800萬噸,國內消費1260萬噸。建材行業中水泥存在3億至4億噸過剩產能,目前仍有在建水泥生產線超過200多,新增產能超過2億噸。煤炭工業中焦炭過剩產能1億噸左右。以上僅是對我國工業主要行業粗略統計。據了解,當前我國主要產業產能利用率只達到60%到70%,正常情況應該在80%左右。

現在社會一般將“生產能力大于需求”或者用“供大于求”理解為“產能過剩”。“供大于求”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只有當“供大于求”的負面影響超過正面影響時才是“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還應分為“即期產能過剩”和“預期產能過剩”。“即期產能過剩”是指當前的生產能力與需求量的比值超過了正常范圍,主要表現為設備利用率低、產成品庫存增加、價格下降甚至低于成本、企業虧損面大。“預期產能過剩”是指未來某時間內預期的生產能力與預期需求的比值超過正常的范圍,主要表現為在建項目投資增長過快。

產能過剩還有“相對產能過剩”和“絕對產能過剩”之分。“相對產能過剩”主要表現為供給過多而需求不足;“絕對產能過剩”則表現為需求已經開發得很充分,但還在不斷地擴大供給,造成絕對量的過剩。

產能過剩還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在經濟增長的低谷階段,產能過剩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常態,既有企業發展規劃的原因,也有經濟周期的因素。從企業來看,為避免喪失市場機會,不少企業的產能規劃一般都適度超前于市場需求,而市場需求會出現周期性的波動,這種波動的走向和幅度有時會大大超過企業的預測。

自1825年在英國發生第一次資本主義生產過剩經濟危機以來,在長達180多年中,西方市場經濟中的生產過剩危機,每個7、8年就會來一次。研究生產過剩的著作和理論汗牛充棟,20世紀30年代雖然出現了以凱恩斯為代表的西方宏觀需求調控理論與政策,也沒有有效避免生產過剩危機的周期性的出現。

產能過剩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生產能力大于需求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經常出現的現象。當供過于求的產能數量超過維持市場良性競爭所必要的限度、企業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進行競爭的時候,產能過剩就對經濟帶來負面問題。當前我國產能過剩帶來的問題是:

產品價格大幅下跌。

以鋼鐵產業為例,外需萎縮和產能過剩導致我國鋼鐵價格出現連續暴跌。2008年11月份,國內主要鋼材平均價格從當年6月份的最高點每噸6700元跌至3000元,下降50%多。

產品庫存量增多。

2008年下半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需求急劇萎縮,導致許多行業產能大量過剩,產品庫存量大幅增加。2008年11月份化肥業庫存達到590萬噸,同比增加130萬噸。

金融風險增加。

產能過剩行業的資金有相當部分來自銀行,這些產能過剩行業如不及時調整,就會增加銀行呆賬壞賬,增加金融風險。銀行在呆賬壞賬增加的情況下,信貸就會緊縮,這樣對經濟和整個社會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貿易摩擦加大。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外國針對我國的貿易保護措施不斷增多,在外需嚴重萎縮的情況下,進一步影響了我國外貿出口。

浪費資源,污染環境。

對于行業的嚴重產能過剩,不僅會帶來設備閑置,而且因為資源價格和環境成本扭曲,還可能扭曲“優勝劣汰”的機制,浪費我國稀缺的礦產資源,污染環境。

影響就業和社會穩定。

例如,水泥行業2008年就有125萬人就業,43%的虧損面意味著幾十萬人的工作崗位和收入出現問題。

當我們告別商品短缺的喜悅還沒有多久的時候,又面臨著生產過剩的困擾。如果說西方政府和企業在180多年中在解決生產過剩問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的話,對我們來說現在遇到的問題則是全新的,我們要認真研究我國產能過剩的原因和應采取的對策。

供大于求在一定條件有積極作用

我國最早出現某些產品的產能過剩問題是在我國市場經濟最先發展的地區。上世紀90年代,當時國家有關部門對某省為生產某種商品出現了上千家生產企業提出批評,認為是“一哄而起”,造成產品供大于求,形成積壓,浪費了社會寶貴的資源和設備。

當地主管經濟工作的官員卻對記者談了截然相反的觀點,正是因為供大于求,才能形成競爭,才逼迫企業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加強管理、千方百計生產市場適銷對路的商品。正是這種競爭,最終使當地產生出全國著名企業。

“形成幾家著名企業畢竟是少數,成百上千的企業將在競爭中倒閉,這是否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

當地官員回答說,當地投資辦企業絕大多數是民營資本,追求財富是他們的本能。多數企業在產品供大于求局面形成之前已經把本和利潤賺到手了。這些資本對市場變化反應敏銳,當他們發現自己現在生產的產品競爭不過別的企業,少賺和不賺錢后,又會捕捉新的商機。當地成衣、空調、冰箱、摩托車就是這樣逐漸發展起來的。當然也確有一些企業在競爭中破產、倒閉。但整個地區經濟卻繁榮和發展起來了。

當時的采訪,給作者一個深刻的印象:供大于求在一定條件下,有相當的積極作用;供大于求只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民營經濟大量發展的情況下才會產生。

產能過剩和產權制度、分配制度改革的關系

對我國產能過剩最早發出警告的經濟學家王建認為,我國目前大范圍的產能過剩是和我國產權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相聯系。

在傳統計劃經濟條件下,因為產權不明晰和收入分配的嚴重平均主義,社會大眾缺乏必要的社會壓力和追求財富積累的動力,導致社會公共資源使用效率低下。人們的收入除了消費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投資渠道,除了存銀行獲得利息外,根本沒有合法的投資和財產性收入,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壓抑。因此,總供求格局的長期態勢是需求大于供給。

上世紀90年代,中國進行了產權制度改革。產權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不僅具有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巨大作用,而且使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產生了深刻的變化,個人和家庭收入不再只是“消費資金”,而是成為了儲蓄和投資的主要資金來源。

這次改革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場改革,中國工業的許多產業出現了世界工業史上最激烈的競爭現象。企業為了在競爭中取勝,盡可能地調動各種可以獲得的優勢因素:低價格的土地、能源、礦產等,低報酬的勞動力,低成本的資金,低環境標準。這種激烈的競爭產生了明顯的副作用,至今仍遭到人們的批評。但正是這場改革,我國才能夠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內消除計劃經濟“短缺經濟”的特征,使我國工業生產能力和規模大幅度提高,有了迎接經濟全球化的競爭實力。

我國產權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導致基本經濟運行機制的改變,也改變了中國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征,就是從社會總供給小于總需求轉變為供大于求,我國經濟增長中的供給制約轉變成需求制約,這種轉變主要是發生在本輪經濟增長的高潮中。

以往的經濟增長高潮中,由于主要生產資料和消費品國內供給不足,總會引發大量進口和貿易逆差,以及國家外匯儲備的明顯下降,但在本輪經濟增長高潮過程中,卻始終保持著貿易順差明顯擴大與外匯儲備猛增的趨勢。

以往的經濟增長高潮中,G D P增長率上升到10%、工業增長率上升到20%后只能維持2年左右時間,在本輪經濟增長高潮中,兩者在這個水平上運行了5年時間。

在本輪經濟增長高潮以前,能源、交通和原材料的瓶頸制約是常態,在經濟增長高潮到來時會更加突出,而在本輪經濟增長高潮中,這些瓶頸雖然也出現過,但很快就被突破。例如到2005年初鋼材價格就開始下降,到2006年電力供應緊張也全面緩解,主要瓶頸部門都在兩年左右時間內,就從供應緊張轉向供求平衡,并開始出現較明顯的產能過剩了。

這些經濟運行特征的變化,都是中國經濟的總供求格局從供小于求向供大于求轉變的反映。由于分配結構的變化,導致儲蓄傾向上升而消費傾向下降,使投資可以獲得充足的來源,就可以迅速突破經濟增長中的產業瓶頸。2000年至2005年,我國投資率逐年上升:36.4%、38%、39.2%、42.2%、44.2%和44%。由于儲蓄增長速度超過了投資增長速度,社會的剩余產品大量增加,不僅可以充分滿足投資需求,還可以有大量產品提供出口,使投資與貿易順差增長保持“雙高速”。從另一方面看,則是消費率不斷下降。與投資率逐年上升相對應,最終消費率逐年下降,自2 0 0 0年開始:6 1.1%、59.8%、58.2%、55.4%、53%和52%,到2008年只有38.9%。

因此,目前我國的產能過剩是產權制度改革導致分配關系開始發生變化,分配差距拉大導致儲蓄率大幅度上升,儲蓄過剩導致投資高增長和不斷下降的消費率才形成的。

另外,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刺激了一些行業生產能力的大規模擴張,由于我國體制機制不完善、經濟增長方式粗放,部分行業存在盲目投資、低水平擴張的問題。部分行業產能過剩,還在于生產要素成本價格扭曲,如資源價格被低估、環境成本沒有估計足,而導致存在大量的技術水平低、工業落后的高耗能型企業。

(作者為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相關鏈接

鋼鐵產能過剩將成為常態

中國鋼鐵協會預計2010年我國新增粗鋼產能3200萬噸,產能達到7.5億噸,而實際產量需求僅為5.97億噸,產能過剩是不可避免的。投資者要更加關注鋼鐵行業的兼并重組機會。

總體來看,2009年拉動鋼材消費的主力為交通、建筑和汽車行業,用鋼消費增長率分別為104.7%,26.9%和25.8%。

我國鋼材的高庫存也將成為一個長期的趨勢,到去年11月份,長材庫存有所下降,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從扁平材庫存來看,社會庫存一直維持在去年10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2010年,鋼鐵行業總體的趨勢是高產量、高庫存,鋼材價格將在產量、需求、心態的多重因素中處于波動狀態。2010年鋼材價格的波動周期將會縮小,平均5-7個月將會出現一個周期。

停止審批傳統煤化工項目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副司長李寧寧日前表示,近幾年將停止審批或備案新建或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電石、甲醇等傳統煤化工項目,原則上也不再安排新的現代煤化工試點項目。

據統計,2008年全國焦炭的產能利用率在80%左右,電石約68%,甲醇53.6%,今年甲醇受進口劇增的沖擊影響,開工率進一步下滑到44%以下。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焦炭新增產能3000萬噸左右;目前全國在建電石項目31個、產能700萬噸;甲醇項目25個、產能860萬噸,這些項目全部投運后,將進一步加劇產能過剩矛盾。此外,各地還規劃了一批傳統煤化工項目。(周英峰)

金融業抑制產能過剩

2009年底,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下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金融服務,支持重點產業調整振興,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投放要體現“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對于符合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要求、符合市場準入條件、符合銀行信貸原則的企業和項目,要及時高效保證信貸資金供給。對于不符合產業政策、市場準入條件、技術標準、項目資本金缺位的項目,不得提供授信支持。對屬于產能過剩的產業項目,要從嚴審查和審批貸款。

通知要求,對不符合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相關產業政策要求,未按規定程序審批或核準的項目,尤其是國家明令限期淘汰的產能落后、違法違規審批、未批先建、邊批邊建等項目,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提供任何形式的信貸支持。(王宇 姚均芳)

液晶面板將現產能過剩

2009年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受強勁增長的中國平板電視市場前景吸引,海內外液晶顯示企業紛紛宣布在中國內地投資建設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計劃投資總額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規模,中國內地也由此成為2009年全球液晶面板產業投資最為密集地區。對于當前這輪液晶面板投資熱,專家認為,所有這些面板生產線項目全部建成并投產后,將能夠徹底解決中國平板電視企業上游面板曾長期受制于外的難題,但與此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兩到三年后液晶面板市場或將面臨產能過剩的考驗。

自2009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各地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建設出現遍地開花局面:9月份昆山龍騰光電7.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正式動工;京東方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于10月份在北京動工;隨后在11月,韓國液晶面板制造企業LG D isplay與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建造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投資協議;11月16日,深圳深超科技與T C L簽約建設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此外,計劃中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還有昆山龍騰光電的8.5代線、中國電子與夏普擬合資投建的8代線、合肥引進彩虹集團籌劃的8代線、三星電子擬在蘇州投建7.5代線。統計起來算,2009年國內宣布投建的7.5代以上生產線已多達8條,預計總投資額將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司司長肖華日前則指出,目前工信部正在制定新的政策,對液晶面板行業進行引導,避免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并加強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提高創新能力。此外還將推動資源整合,通過經營主體實力的提升,形成規模效益。(高少華)

來源: 經濟參考報

相關文章:
發改委:煤化工產能過剩嚴重 或采取行政手段抑制(實錄)
發改委:綜合調控抑制產能過剩 必要時采取行政手段
發改委:煤化工產能過剩和盲目建設不斷上升
2010中國經濟四大風險:信貸外貿通脹產能過剩
中國宏觀經濟6問 4萬億投資會否助長產能過剩?
12月焦炭價格全面上調 產能過剩依然嚴峻
溫家寶回應“產能過剩與四萬億投資有關”的議論
圖片新聞:
一線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全線崩潰 市場陷入僵局
國產最先進油輪將首航 排水量是美航母3倍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