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從去年6月的16%,一路下滑至今年頭兩個月3.8%的最低點,3月份以后逐月回升,10月份達到16.1%,11月份達到19.2%,走出了標準的V字型走勢,預計全年增長11%左右。”在21日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說。
用11%的工業增長確保GDP增長8%
今年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在頭兩月探至3.8%的低谷后,大幅回升至8.3%。“可是,當時的探底回升還無法讓我們松口氣。”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李毅中感慨地說,除了工業增加值,3月出爐的其它數據沒有一項回暖的。“企業效益在下降,用電量在下降,運輸量在下降,物價指數在下降……但我們相信,伴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效果逐步顯現,我國工業企穩回升的態勢將逐漸明朗。”
我國工業經濟的走勢,印證了李毅中的判斷。兩個月前,工信部就做出了全年工業增長11%左右的判斷,而用11%的工業增長確保GDP增長8%,是沒有問題的。
除了工業增速止跌回升、企穩向好之外,企業效益降幅也大幅收窄。李毅中說,盡管前10個月,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還是下降了3.4%,但是年初的降幅是37%。企業的虧損面也由上半年的20%縮小到16.9%,上繳稅金總額同比增長9.9%。鑒于從8月份開始,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已實現轉正,估計全年有望持平。
工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也取得了新進展。李毅中透露,全年煉鋼、煉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行業分別淘汰落后產能1690萬噸、2110萬噸、7400萬噸、600萬箱、80萬噸。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2%,預計全年下降9%以上。環保方面,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繼續呈下降趨勢。
一攬子計劃和措施成效明顯
在李毅中眼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得以緩解,并在較短時間內扭轉了工業增速下滑勢頭,得益于工業領域認真落實中央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在技術改造、結構調整、扶持中小企業等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
首先,從去年底開始,工信部聯合有關方面編制了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出臺和推動落實165項實施細則與配套政策。其中,最大的亮點有兩個:一是圍繞擴大消費和開拓市場,落實并完善了家電、農機、汽車摩托車下鄉,以及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家電汽車以舊換新等政策,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中,全年汽車產銷量將超過1300萬輛,比去年增加40%。二是積極落實穩定外需政策,推動國家先后七次調整出口退稅率,全年為工業新增退稅額達1530億元。
其次,支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中央財政貼息補助資金帶動效果顯著。目前,2009年技改項目投資計劃已全部下達,項目合計4441項,總投資6326億元,已安排專項資金188.3億元(不含物流及能源11.7億元),此外尚有部分資金在明年安排。李毅中說,上一次亞洲金融危機,中央財政五年貼息355億,拉動社會投資4320億,拉動倍數是12.6倍,而今年的技改貼息合計拉動社會投資高達28倍。
第三,著力推進結構調整升級,增強了工業可持續發展后勁。李毅中說,今年,我國出臺了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指導意見,加大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工作力度。截至目前,機械、汽車、有色、電子信息等行業已進行了50多起大型并購重組。同時,組織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第一批62家即將正式命名。
第四,切實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預計全年,4800戶擔保機構為25萬戶中小企業提供了8500億元貸款擔保。此外,協調各銀行設立中小企業專營服務機構,開展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業務。截至9月底,中小企業貸款占企業貸款59%。李毅中還透露,在今年銀行貸款9.8萬億的增量中,小企業占到了1.1萬億,增長了27%。
明年工業增長目標設定為11%
“根據中央確定的經濟增長8%左右的預期目標,我們將明年工業增速指標定為11%左右。”李毅中解釋說,工業增速目標設定為11%,既保持一個適度的增速,又不追求過高的目標,主要是希望在保持工業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引導地方、行業和企業把工作重點放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結構、提高工業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
為此,工信部提出了“四個突出”——以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切實提高工業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突出抓好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突出抓好推進節能減排、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組,突出抓好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突出抓好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軍民結合,努力實現工業通信業平穩較快發展。 王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