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進入本年度的最后一個月份,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數據的發布,讓人們對我國經濟的穩步回升再添一份信心。
經過持續多月回升,目前PMI指數已經達到較高水平。
“中國經濟依然處在穩步回升的過程中,總體形勢是比較好的。”接受記者采訪的本報專家組成員、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如是說。他向記者表示,首先我們不能僅僅看單月數據環比是升還是降,數據上升了就覺得形勢比較好,數據沒有上升,甚至降低了就認為形勢不好。只要PMI在50%以上運行,都表明經濟運行在擴張。
魯政委還告訴記者:“從推動PMI上漲的細項指標來看,原材料購進和積壓訂單相關指數都處在比較高的水平上,這表明目前下游需求比較旺盛。”他認為,積壓訂單意味著企業生產趕不過來,如果說下游需求不旺盛,積壓訂單就會比較少。而原材料購進和積壓訂單是一致的,企業感受到訂單比較充裕,生產比較好,才愿意購買更多的原材料。“從這兩個方面來考慮,我國經濟目前依然處在穩步回升的過程中,從PMI的這些指標來看,并沒有看到生產減速或下滑的跡象。”魯政委說。
有專家表示,11月PMI數據充分表明,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在由刺激性政策下的恢復性增長向常態下的穩定較快增長轉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分析認為:“11月份的PMI指數與上月持平,可能預示經濟景氣度在達到較高水平以后開始穩定,這也預示了未來經濟回升態勢可能趨穩。10月份工業增長率達到16.1%,經濟增長已經達到較高水平。未來看,政府投資的力度將逐步降低,政府力量和市場力量處于轉換之中,外貿出口好轉,但難出現較高增長。綜合看,推動經濟回升的力量在交互變化中趨于穩定,這也表明經濟回升將趨穩。這一變化是積極的,表明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不斷提高。”
從PMI的分項指標來看,本月購進價格指數為63.4%,比上月上升6.5個百分點,經過前兩個月回落之后再次反彈。專家對記者表示,購進價格指數的上升,將會對PPI帶來影響,從而也會傳導到CPI。很明顯,購進價格的上漲將會影響我國物價的上漲。
有專家認為,要對物價上漲形勢引起警惕。然而,也有觀點認為對此不必過于擔憂。“從去年末到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處在大幅下滑的過程中,物價出現大幅下跌,適當的回升是正常的,這應該是我們樂于看到的。今年的物價(漲幅)應該是非常溫和的。”魯政委向記者表示。
從新出口訂單指數來看,本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3.6%,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目前該指數已經持續多月保持在50%以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特別是出口,未必會像此前期望的那樣會出現強勁回升,我認為還會處在溫和穩步回升的狀態中。我們預測12月份出口同比轉為正增長,有可能進口正增長的幅度還會比較大。”魯政委告訴記者。
從業人員指數則出現回落。數據顯示,本月從業人員指數為51.1%,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雖然出現回落,但是從業人員指數依然在50%以上運行,這說明了我國的就業緊張形勢總的來看趨于緩和。目前數據的回落也有可能與季節性的因素有關。魯政委向記者表示,這可能與目前我們已經臨近年末有關,此外,國內接受西方圣誕節訂單的生產絕大部分已經完成,對從業會有些影響。
從PMI的分項指標中也可以看出,雖然投資和消費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外需不足的負面影響,對于國內需求的恢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國的進出口依然面臨嚴峻形勢。雖然全球經濟逐步回暖,但是不確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不容忽視。
此外,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發布的分析文章也指出,企業反映資金緊張、運輸緊張的比重也有所上升。本月反映資金緊張的占28%,比上月上升4.2個百分點;反映運輸緊張的企業占8.5%,比上月上升1.2個百分點。
從11月份PMI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正不斷鞏固。這一成效的取得離不開我國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所采取的“一攬子”政策,也可以說,當前我國經濟回升正是政策效果的顯現。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明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
從當前我國經濟回升趨于穩定以及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方向和重點來看,明年我國經濟的發展趨勢將會更加穩健。(記者 龐東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