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舉行的“2009浦江創新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就通貨膨脹、貸款流向、政府作為等熱點問題發表了鮮明觀點。這位經濟學家認為,一般而言,通貨膨脹、物價上漲與當前貨幣增量之間存在一年以上的滯后期,所以近期不可能馬上出現通貨膨脹,但這一趨勢要引起重視。
“再杠桿化”貨幣超發需重視
中國要徹底走出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短期可依靠政策拉動,長期則需依靠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產業提升。吳敬璉認為,所謂短期政策,無非就是政府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增加需求,力度很大,并已見效。1月到9月份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貨幣供應量同比增加近30%,今年貸款總量肯定超過10萬億元,達到空前高位。盡管全年GDP增長保住8%沒有問題,但發票子增長仍大大超過供給增長。
針對當前“會不會出現通貨膨脹”的爭論,吳敬璉表示兩種預期判斷都有一點問題。其一,“因為票子發得很多,馬上要通脹了”,這個判斷急了點,不會那么快;其二,“現在沒有通脹就沒有關系,可以再發票子”,也不對。他提醒說:“對付危機應‘去杠桿化’,但我們出現了一個問題———‘再杠桿化’”。這根掌控兩頭輕重的杠桿,就是資本和債務之間的比例關系,而現在債務一頭的比例卻增加了很多,因此不可輕視貨幣超發。
“國進民退”現象應充分注意
為了支撐經濟而大量放貸,大量放貸就會出現金融風險。因此,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自保,就有區分、有類別地選擇企業來發放貸款。10萬億元貸款一下去,主要是貸給了各級政府和國有大企業、以及擁有國家項目的企業,大量民營小企業貸款日益艱難?!斑@樣就出現一個‘擠出效應’,發生了‘國進民退’?!眳蔷喘I認為,這并非好狀況,應充分注意。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小企業更是“主體中的主體”,應充分發揮小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關鍵性作用。吳敬璉說,據調查,70%以上新的技術創新都出自小企業?!叭绻覀儫嵝挠趧撔碌脑?,一定要幫助小企業上來,給他們信心?!?/p>
“有所不為”行政準入過多
吳敬璉認為,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過程中必須打破制度性障礙,這些障礙往往是計劃經濟遺留下的問題,“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有所為方面,最重要的是提供法律環境、經營環境,還有就是公共技術平臺,這些東西需要政府牽頭。在有所不為方面,比如,不應設立過多的行政許可和市場準入。對于國內市場,應根據法治“非禁即入”,不應通過行政批準進入。吳敬璉同時指出,有些地方行政部門肥水不流外人田。此外,“指定技術路線和產品路線”也應在政府“不為”之列。他認為,不為而為,可能出現判斷失誤,使投資效率變差。(傅賢偉 徐瑞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