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鄭州地鐵工程又一次接受國家級評審。
3月19日~21日,受國家發改委委托,北京城建設計研究總院組織專家組,對鄭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評審。
評審會上,專家們認為,可行性報告編制內容全面,線路功能定位合理,線路與車站分布基本合理,車站規模和功能基本合理,結構和施工法可行。
■商報記者 王海科 實習生 張偉
■ 背景新聞
鄭州地鐵開工前再接受評審
一般來說,一個地鐵項目的審批至少需要經過“兩道關”,首先是線網規劃報批,其次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批。
鄭州市共規劃了6條地鐵線,去年,鄭州市最先將1號線和2號線的一期工程作為《鄭州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近期規劃(2008-2015年)》,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核,并報國務院同意。
今年的2月6日,鄭州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
規劃審批后,要報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2月19日,《鄭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可研報告》)上報至國家發改委。在國家發改委審批前,要經過一次專家評審。
3月19日,受國家發改委委托,北京城建設計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邀請專家組,對鄭州市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進行評審,研究工程的可行性,并形成專家意見。
本次邀請到的專家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施仲衡,另12名專家來自北京、廣州、成都、鄭州等地。
■ 專家評審
全方位判斷工程的可行性
3天內,專家組評審的是鄭州地鐵1號線的一期工程建設的必要行和可行性。
按照《可研報告》,地鐵1號線工程起點位于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鄭州大學站,終點位于鄭東新區穆莊,線路全長34.15公里,全站共設站26個,平均站間距1.34公里。
1號線工程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從凱旋路站(含)至終點穆莊站,線路長25.20公里,均為地下線,設車站20座,其中換乘站6座,設圃田車輛基地和凱旋路停車場各一座,工期5年。《可研報告》投資估算為145.59億元,技術經濟指標為5.78億元/公里。
評審的具體內容包括1號線一期工程線路的起止點、客流預測、車站配建、站點設置、土建工程、車輛選擇及機電設備選擇等。
優先建設1號線是合理的
《可研報告》分析認為,1號線的建設是有效地改善市區東西交通擁堵,緩解中心城區交通壓力的迫切需要。
據介紹,鄭州中心城區的人、車流向主要是東西向,形成了鄭州東西交通走廊的軸線。目前這一走廊高峰時段負荷度已達0.98以上,經測算,2015年之前,如不建設地鐵1號線,中心城區平均車速將下降至每小時13.5公里。
而規劃中的地鐵1號線正好在這條交通走廊的主軸上,連接了中心城區主要功能區,1號線的建設有助于提升公交系統服務水平,改善城市出行結構。
評審專家組認為,《可研報告》關于建設必要性與緊迫性的論述是客觀的,符合鄭州市城市發展的客觀實際。
此外,專家評審后認為,在鄭州城市交通上,地鐵1號線將解決跨鐵路通道能力不足的壓力,暢通鄭州市東西交通走廊,支持城市規劃的發展格局,有效疏解主城區交通,在鄭州市公共客運交通中起骨干作用。同時,1號線還將與2號線共同構筑鄭州地鐵“十”字形主骨架,促進地鐵交通網絡的形成。
專家認為,鄭州市優先選擇建設1號線是合理的,項目分為兩期建設,一期工期5年,基本可行。
■ 客流預測
鄭州地鐵6輛編組“不會太擠”
按照《可研報告》,鄭州地鐵在開行的時候,會選擇時速80公里、B1型車、6輛編組(四動二拖)的模式。專家認為可滿足客流預測與運營要求,是合理的。
此外,《可研報告》還對地鐵1號線的擁擠度做出評價:6輛編組高峰小時開行30對列車,服務頻率高,且高峰小時段,有1/3的線路站立密度為每平方米4~5人,2/3的線路的站立密度為每平方米4人。
按照國家規定,城市公交及無軌電車,按每人不小于0.125平方米核定,即每平方米最多站立8人,實際上許多中心城區的公交車每平方米站的人數都要超過8人,顯得擁擠不堪。但鄭州市未來地鐵的密度只有每平方米4~5人,因此不會太擠。
■ 成本預測
建造成本可能有所降低
在《可研報告》中,鄭州市有關部門對1號線一期工程的投資總額估算為145.59億元,技術經濟指標為每公里5.78億元。
專家評審后認為,投資估算的編制基本符合國家、河南省和鄭州市有關規定,內容較為全面、合理,基本達到了可行性研究階段投資估算編制的要求和深度,采用的定額、取費標準基本可行。但投資估算可做一些調整,比如一些站點的投資可以相應核減。
經過評審后,本項目投資估算總額由原來的145.59億元調整為143.35億元。技術經濟指標由每公里5.78億元,調整為每公里5.69億元。
專家們認為,雖然此次做了核減,在建造時鄭州市應合理控制建設標準,認真控制投資總額。
■ 專家建議
縮小車站規模節約成本
在評審會上,不少專家對鄭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提出了不少建議,這將使鄭州市軌道交通近期準備實施的1號線一期工程的線路、車站、設備、制式等技術方案得到進一步確定,為下一步的設計深化和建設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鐵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施仲衡說,《可研報告》所設計的車站設計規模偏大,這樣的話一是投資加大,二是在運營過程中的耗能會很高。
他說:“雖然說一次性投資建設能省不少事,但今后運營投資比如空調的耗能、照明的耗能等,這個投資將會很大。因此應該考慮節約能源,地鐵作為用電大戶,20公里的線路,一年就會有上億千瓦時的耗電量,所以每個細節都要考慮能源節約問題。”
商戶不應拒絕地鐵出入口
施仲衡院士還說,有很多商家對地鐵的出入口設在自家門前有偏見,容易給他們“添亂”,這個觀念應該轉變。
實際上,地鐵出入口作為重要設施,應該設在商家附近,不僅能給市民提供方便,因為帶來更多的人流,還能給商家帶來經濟效益、社會效應。
因此,地鐵出入口的選擇要充分考慮方便性,首先要方便市民換乘,使市民乘坐地鐵達到某地后,可以方便地、近距離地換乘其他交通工具,還應該給市民出行帶來更多的便利。
■ 地鐵期待
地鐵開建還需“兩大步”
本次評審會,是國家發改委審批鄭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的前置程序,河南省及鄭州市將根據專家意見,對《可研報告》進行修改和重新確認,并形成最終的文本,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
國家發改委審批之后,鄭州市要編制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的具體設計方案并報批。等工程設計方案再次獲得批準后,鄭州地鐵就能全面開工建設了。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