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國將形成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地方儲備、央企商業儲備及中小型商業儲備四級儲備體系,原油的戰略儲備將相當于90天的凈進口量
雖然現在國際油價對中國來說有很大吸引力,但中國由于石油儲備能力所限,大量進口石油還不現實,就現在的儲備能力來看,所進口的石油量對國際油價不會產生明顯影響
受美國經濟進一步惡化消息影響,國際油價繼續走低。昨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繼續回落,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71美元,跌幅達1.7%,報于每桶40.12美元。
減產計劃難奏效
為了遏制國際油價持續走低,歐佩克在去年12月17日召開的會議上一致決定,將每日原油產量配額削減至2484.5萬桶。不僅如此,歐佩克輪值主席、阿爾及利亞能源和礦業部長哈利勒還承諾,如果該組織作出的決定仍不能穩定國際油價,歐佩克將于今年3月15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的部長級會議上采取進一步減產計劃。
但信誓旦旦的承諾并沒有有效阻止國際油價的持續下滑,據德意志銀行1月10日表示,全球原油需求在2009年可能下降100萬桶/天。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揭開了謎底。他指出,歐佩克的減產計劃之所以顯得蒼白無力主要是因為國際原油需求持續萎縮。依照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對原油的需求量,起碼到半年以后才能將現有的庫存消化掉。因此,歐佩克的減產計劃對市場產生的影響最早也要等到半年后才能顯現出來。
另外,林伯強指出,歐佩克持續減產計劃不僅會對國際油價產生影響,也使諸如伊朗、俄羅斯這樣依賴石油發展經濟的國家受到打擊。在全球金融危機不斷蔓延的情況下,發展本國經濟成為每個國家的首要任務。
據了解,歐佩克成員原油供應量占全球總供應量四成多,其生產情況向來是市場判斷原油供應的重要風向標。但受經濟發展水平、原油生產成本不同等因素影響,歐佩克各成員對油價底線的要求存在巨大差異。
有分析人士認為,歐佩克任何調控油價的措施,如果得不到非歐佩克石油出口國的支持和配合,都很難產生預期的效果。在去年12月的歐佩克會議上,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并沒有作出協同減產的承諾,這對市場心理產生了影響。
中國需求不影響油價
此前,國際能源機構發布報告表示,一旦全球經濟復蘇,油價將反彈至每桶100美元以上,并將在2030年超過200美元。這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中國。
1月5日,中石化集團宣布,中國石化鎮海嵐山原油商業儲備基地工程已通過中交驗收,這也是該集團建成的第一個大型原油商業儲備基地。位于浙江寧波的該項目,總儲油能力將達380萬立方米。
國家能源局一位人士對外界表示,未來我國將形成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地方儲備、央企商業儲備及中小型商業儲備四級儲備體系,原油的戰略儲備將相當于90天的凈進口量。
但林伯強指出,雖然現在國際油價對中國來說有很大吸引力,但中國由于石油儲備能力所限,大量進口石油還不現實,就現在的儲備能力來看,所進口的石油量對國際油價不會產生明顯影響。
另外,他表示,即使中國現在有足夠的儲備能力,中國的石油需求量占世界石油需求總量比重較小,不會成為國際油價的“救世主”。
據歐佩克2007年底預計,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量為8700萬桶/天,同比增加135萬桶/天,增長1.6%。其中,中國石油需求增量占31%。但據我國海關1月7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去年11月份中國進口原油1336萬噸,較10月份減少了17.3%,較2007年同期的1361萬噸下滑了1.8%。
林伯強表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能對國際油價產生明顯作用的國家仍然只有美國。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美國石油能源消費達9.39億噸,占世界總消費量的24.1%。
但美國經濟的持續下滑正逐步將國際油價拖入谷底,受美國政府上周五發布的去年12月份美國就業人數減少52.4萬消息影響,紐約原油期貨盤中一度跌破每桶40美元。(國際金融報 記者 馬繼鵬 發自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