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脹的背景下,電力板塊遭遇煤價上漲、電價被抑制的煩惱。而在經濟萎縮的背景下,電力板塊又遭遇需求下降、電價再次被抑制的煩惱。這對50多家電力上市公司而言,真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即原來的煤炭成本壓力未消除,又新添了需求不足的壓力,但為了抑制經濟下滑,減小企業成本壓力,不少企業寄希望于再次提電價看來無望。
11月5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力燃料分會會長解居臣曾在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研究中心舉辦的2008煤炭經濟運行分析會上透露,10月份,中國電力出現了0.465%的負增長(火電凈減少1.8%,而水電則保持1.5%的增長)。“這是1999年以來中國電力首次出現單月負增長。”
需求不足,在用電旺季第三季度就開始顯現。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第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為9361億千瓦時,與去年的8808億千瓦時相比,同比僅增6.3%;環比用電淡季的第二季度全社會用電量8775億千瓦時,僅增6.6%。
一方面是需求下降,另一方面供應卻在加大。自2005年以來,電力擴容步伐較大。據透露,今年新增電力裝機就達8000萬千瓦以上,到今年年底,全國電力裝機容量將突破8億千瓦,這對今年以來一直遭遇成本壓力的電力企業而言無疑又是極大的考驗。之前,為了應對煤價上漲,7月起,我國已兩次提高電價,但三季報顯示,電力企業虧損仍占絕大部分。第三季度,華能國際(6.69,-0.11,-1.62%,吧)虧21.6億元;國電電力(5.84,0.06,1.04%,吧)24.6億元;大唐發電(5.74,0.01,0.17%,吧)虧4.3億元。
此次,面對需求萎縮,不少企業寄希望于再次提電價,但國家電網公司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電力供需與節能研究所所長單葆國在中國聯合鋼鐵網舉辦的“中國鋼鐵產業鏈戰略發展與投資峰會”上表示,為了抑制經濟下滑,減小企業成本壓力,電價難以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