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最終方案的示意圖,中間部分是海底隧道。(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備受關注的港珠澳大橋昨日在珠海結束為期兩天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初審,廣東省交通廳、發改委、港澳辦等部門及來自全國各地橋梁建筑方面的專家90多人參加了此次評審。據可靠消息,正在加緊推進的港珠澳大橋建設將按120年壽命標準設計。與會專家特意強調,為達到這一要求,必須加強對大橋抗震性、防海嘯及防撞能力進行專題化研究。
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經初審
昨日,為期兩天的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初審在珠海順利結束,廣東省交通廳、發改委、港澳辦等部門及來自全國各地橋梁建筑方面的專家90多人參加了此次評審,其中專家評審組由近30人組成。香港、澳門相關人士作為嘉賓出席了評審會。
據透露,2004年,港珠澳大橋的前期協調小組委托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開展該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隨著項目的逐個開展,港珠澳大橋的工程可行性研究項目已由最初的25項追加到39項,截至目前所有項目均已基本完成。而此次接受專家評審的工程可行性報告正是匯總了港珠澳大橋目前的39項可行性研究項目的總報告。
據了解,總報告的專家評審會是整個項目進展中的重要環節。昨日下午3時左右,記者獲得可靠消息,此次初審順利結束,結合專家評審意見之后,該報告將被上報國務院,港珠澳大橋屆時將正式進入報批程序。最快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獲得國家批準,報告獲批后,工程將正式進入尋找投資者的招標階段。
大橋設計壽命達120年
昨日,記者采訪與會的權威人士時獲悉,此前確定的將建海底隧道,橋隧結合的工程方案、“三地三檢”的通關模式,大橋主體工程以企業投資加政府補貼的融資方案均沒有更改,只是具體的融資方案需要進一步優化。
據與會的權威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正在加緊推進的港珠澳大橋建設將按120年壽命標準設計是此次報告評審的內容之一,與會專家指出,要達到這一要求,必須對大橋抗震性、防海嘯及防撞能力進行專題化研究。另外,大橋的建設如同在珠江入海口建設一個堤壩,對泥沙沉集及航道的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此次評審會上有與會專家特意就進一步加強大橋抗震性提出更高要求,建議最終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進一步加強關于地質斷層及地震烈度對大橋影響的專題研究,從大橋走向、整體安全性及工程材料的使用上進行科學研究,把地震可能對大橋的損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評審會上,有專家認為,大橋除了要考慮防臺風及風暴潮,歷史上南海有發生海嘯的記錄,因此防遠洋海嘯的研究也不容忽略。
大橋何時動工暫無時間表
另據了解,今年2月開始的港珠澳大橋補充地質勘察已提前完成,此次海底地質補充勘察任務原定5月完成,但經勘測人員的艱苦努力,以開展勞動競賽等形式,加快鉆探進度,提前近一個月完成了野外鉆探工作,并經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現場驗收,達到規范和招標文件要求,開始進行鉆探地質分析及數據和報告的整理工作,近期完成全部地質報告工作,交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驗收。
對于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何時招標?何時動工?以及何時建成通車等備受關注的問題,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朱永靈主任表示,目前均未列出明確的時間表,“當然希望是越快越好”。(陳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