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出口征稅政策影響出口商搶關導致去年12月鋼材出口首次環比增加
1月10日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去年12月份鋼坯鋼材出口合計491萬噸,這一數據較11月份增加68萬噸。這也是自去年6月份以來,我國鋼材產品出口首次環比增加。業內人士表示,這一增長基本符合貿易規律,主要原因是受國家出口征稅政策的影響,各鋼鐵出口商搶關出口。
實際上,2008年鋼材出口增長是否能如之前業內人士所說的“徹底控制”,各方并沒有十足的信心。
仍取決于國內外價差
2007年我國累計出口鋼材產品6908萬噸,同比增長45%。出口鋼材約占國內產量的14.7%,遠遠超過政府指導線10%。
此間,官方背景人士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人們鋼鐵出口的盛景將不復重現,廣受關注的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顧問吳溪淳“今年我國粗鋼出口將降低至3460萬噸,至少比去年減少2000萬噸左右”的表態。
關稅政策也如影而至。自今年1月1日起,鋼坯出口關稅率由15%提高至25%,長材、帶鋼、焊管的出口關稅率由0-10%提高到15%。這已經是2007年以來,我國連續五次出臺針對鋼材出口的調控政策。
伴隨著這些政策的出臺,此前一路狂奔的鋼材出口量在去年4月份創下歷史新高后開始扭頭向下,去年7月份以來連續5個月環比下降,去年10月份、11月份甚至出現同比下降。因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鋼材出口調控政策已經發揮效用。
實際情況是否真是如此?“如果僅僅考慮國家出口關稅調整”,沙鋼董事長沈文榮表示那是“不動腦筋的想法”。
從2004年1月到現在,我國針對鋼材產品的出口關稅調整了不下十次,出口退稅率從2003年時的15%到如今最高征收25%的關稅,但其間鋼鐵出口屢創新高。歸納近兩年中國鋼材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國際市場需求旺盛,而發達國家沒有足夠的生產能力滿足市場需求,國際市場鋼材供不應求,價格大幅度上漲;二是中國鋼鐵工業快速發展,出現一定的產能過剩情況,國內外巨大價差吸引中國廠商紛紛出口。
從上述兩條原因看,可以預見,受反傾銷、反補貼的影響,我國鋼材產品出口到歐美將繼續受到壓制,但韓國、越南等國家將繼續成為鋼材消費的新亮點;而目前世界鋼鐵一定程度上已經習慣了進口中國的鋼材,一旦中國鋼材出口減少,其他國家又不能及時補充的話,受供求關系影響,全球鋼材市場還將繼續保持高位。沈文榮堅持認為,“如果國內外價差保持足夠大,出口關稅不會成為障礙”。
出口關稅調整空間已不大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鋼企還可以通過改變出口方式,來應對高企的出口關稅。
聯合金屬網分析師張平表示,雖然已經開始實行新的稅率,但由于相當量的鋼材可以進入保稅區進行合理避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出口關稅的影響,推動鋼材出口。數據顯示,越是鋼材出口高峰的月份,采取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的方式進行出口的比重就相對較高。創下出口量之最的去年6月份,采取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方式出口的鋼材達到50.09萬噸,占當月出口量的7.9%,接下來的7月份更是占到10%。
目前,部分低端品種加征出口關稅后,出口利潤縮小已有效抑制出口,繼續加征出口關稅已無必要;其次,減少高端品種的出口退稅率可能招致大鋼廠反對,也不符合“有保有壓”的調控方向,因而此方面調整空間非常有限;第三,四次調整鋼鐵產品出口退稅率和出口關稅率后,也需要一段“政策真空期”來觀察政策效應。因此展望2008年,業內人士表示,鋼材出口調控政策可能由2007年的“頻率高、幅度大”轉變為“頻率低、幅度小。”
進一步調整出口關稅的空間既然已經不大,如果今年出口量仍超出官方背景的合理數字之外,更為嚴厲的出口企業資質標準、出口許可證管理的出臺就為期不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