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廈門藍本”,進入政策部門視線
繼住房政策重心轉向保障低收入人群之后,相關部門已開始研究中等及中等偏下收入群體住房問題,以免其陷于被“疏漏”的境地。
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在臨近年底之際,建設部等相關部門接到通知,要求對中產階層住房問題進行對策研究,拿出一個辦法來。
政策“空當”
據悉,將中等及中等偏下收入群體住房問題納入部委政策視野,起源于今年住房新政的“空白”和溫家寶總理的新加坡講話。
今年8月的全國住宅工作會議,明確了整個社會住房體系分成政府保障和市場化兩大部分,政府要承擔起保障低收入群體住房的責任。
因此,為改變1000萬戶低收入家庭以前不被住房保障覆蓋的情況,廉租住房供應范圍由最低收入群體擴展到低收入群體,經濟適用住房供應對象由中低收入者下調為低收入者,由這兩類住房合力解決最低收入群體和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
據此精神,原主要面向中低收入群體的2004年版《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進行了相應修訂,11月30日予以公布。
不過,隨著對低收入群體住房保障加強的同時,中低收入群體實際上被分離出了政府保障范圍。而今年各大城市商品房價格卻在不斷上揚,中等及中等偏下階層住房難問題因陷于政策空當,日益為社會所關注。而且,該階層的住房問題及其所費成本關系著“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形社會的構建。
對此,建設部住宅與房地產業司司長沈建忠曾回應表示,既有政策上已考慮到了該問題。如規定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等住房用地不得低于居住用地的70%;推出限房價、限套型的“兩限”普通商品住房,比周邊商品房價格低20%~30%。
不過,中小套型商品房是中高收入者都可進入的市場,而“兩限房”在實際操作中也頗受爭議。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對本報直言,“兩限房”模式并不成熟,推廣要慎重。
“包括如何限價,怎么銷售,賣給誰等,難以形成一個理想的執行標準,控制不好則還起到擾亂市場的反面效果。”顧云昌稱。
據了解,是將已調整為面向低收入群體的經濟適用住房作再次調整,以求擴大其供應范圍,還是對“兩限房”進行規范予以推廣,抑或采取其他的辦法,這成為政策制定部門當前主要考量的問題。
廈門藍本
地方經驗有望成為政策制定的參考。因此,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廈門藍本”,再次進入了政策部門視線。
日前,建設部在廈門做住房保障建設經驗考察并召開會議,提出了住房供應三元模式,即一部分人群完全由政府解決住房問題,一部分以市場方式解決,中間部分以市場和政府補貼相結合,分成三大部分來構建中國住房體制的思路。
先后三次到香港學習公屋和居屋經驗,并于2006年5月啟動的“廈門藍本”,到2009年,40%的城鎮中低收入人群,將全部入住社會保障性住房。之后,廈門擴大覆蓋面,擬將中等收入家庭也納入住房保障體系。
“廈門藍本”的社會保障性住房由政府投資130億元,實行統一建設、統一分配、統一管理、統一運作的新機制,形成一個包括社會保障性商品房、社會保障性租賃房、廉租房等分層次、多元化的梯級住房供給保障體系。
在解決中等及中等偏下人群住房問題中,如何升格“廈門藍本”的地方經驗成為明年住房政策的看點。(孫榮飛/第一財經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