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中石油兩交易日套牢839億 購買者全虧損 阿里巴巴市值躍網企之首 -08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命題趨勢分析 高??紤]面向退伍軍人招生 -中國暫不會動用戰略油儲 兩巨頭承諾5措施保障成品油市場穩定 -北京經適房標準:1人戶年收入<2.27萬 廉租房:3口之家低于2.088萬 -"嫦娥一號"成功進入工作軌道 開始繞月探測 首張照片將是黑白片 -全總介入華為"辭職門"事件 明年黃金周安排有變 五一長假或取消 -中俄將確保兩國原油管道明年底建成運營 -全國一年因開采被浪費的煤炭超10億噸 外資產煤層氣可銷往國外 -07中國作家富豪榜揭曉 郭敬明成首富 超7成上班族想改行當記者 -燃油附加費上調每年貢獻30億元純利潤 焦炭出口權將日趨集中
珠三角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不升反降 產業結構調整方向費解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1 月 07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內容提要:近幾年,珠三角人均GDP加速上升,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不升反降,出現“離經”現象。其原因在于,珠三角生產要素配置全球化,產業結構調整重型化,服務業發展滯后。推進第二、三產業優化升級,是現階段珠三角產業結構調整面臨的主要任務。

 

  珠三角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直接關系到工業化進程。近幾年,珠三角人均GDP加速上升,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不升反降,這種背道而馳的走勢,與經典論斷明顯相左,也影響到珠三角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實施進程的評價,本文稱之為“離經”現象?!半x經”現象令人費解,對此有必要進行研析。

 

  一、現象:產業結構演變“離經”

 

  從清代至新中國建立初期,珠三角一直以農業經濟為主,“桑基魚塘”經濟模式聞名于世。建國后至改革開放之初,輕工業逐步建立和發展,產業結構比重排序從“一二三”演變成“二三一”,并延續至上世紀末。1993年,珠三角人均GDP達到1588美元,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為8.850.740.5,呈現出典型的“二三一”排序。到了2002年,珠三角人均GDP達到3131美元,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為4.147.248.7,首次出現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三次產業比重為“三二一”的排序,頗似經典論斷所說的“發達經濟”初級階段。但這種看似“發達經濟”初級階段的基礎并不牢固,此后人均GDP雖仍乘勢而上,而產業比重“三二一”排序卻如曇花一現,只維持了2年(2001-2002年)。

 

  1、“離經”現象及程度

 

  從近期看,珠三角經濟發展與三次產業結構演變出現“離經”現象。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錢納里提出的產業結構轉換模型,以及“配第―克拉克定理”曾被專家學者視為“經典”。他們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結論,如按人均GDP水平劃分產業結構轉變過程,按三次產業比重排序劃分發展階段,也為普遍接受。如國家統計局提出的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計監測指標體系中,2020年人均GDP目標為25000元(2000年價格),折合3000美元左右,第三產業比重超過50%;珠三角2010年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中,人均GDP5000美元,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0%。這些量化指標,均采納了錢納里等人的研究參數,還考慮到價格變動對指標的影響。

 

  然而,近期珠三角統計結果證實: 人均GDP與第三產業比重變動方向并不一致。2003年起,人均GDP已上升到“發達經濟”階段,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不僅沒有緊跟其后上升,而且連年下降。2002-2006年,珠三角人均GDP3131美元上升到6166美元,4年間經濟發展水平提高近一倍,也超過了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標準值1166美元,但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則從48.7%下降到45.9%,4年間下降了2.8個百分點;距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標準值從1.3個百分點,擴大到4.1個百分點。

 

  在珠三角各市中,人均GDP不同程度提升,而第三產業比重普遍“離經”,只是“離經”現象各異。深圳、惠州市“離經”現象始于1990年,兩市人均GDP1824486美元,提高到2006年的87123299美元,而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則從51.1%34.6%,下降到47.4%33.1%16年間分別下降了3.7個和1.5個百分點。珠海、佛山、江門、中山4市“離經”現象始于2000年,人均GDP3345美元、2444美元、1552美元和1821美元,提升到2006年的6546美元、6301美元、2809美元和5276美元,而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從43.5%、41.4%、39.6%40.8%,下降到41.9%34.5%、37.0%35.3%,6年間分別下降了1.6個、6.9個、2.6個和5.5個百分點。廣州、東莞、肇慶3市“離經”現象始于2005年,人均GDP6569美元、4061美元和2204美元,提升到2006年的7915美元、4951美元和2605美元,而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則從57.8%、42.4%43.9%,下降到57.6%41.4%42.3%1年間分別下降0.2個、1.0個和1.6個百分點。

 

  從全國看,珠三角工業化程度較高,“離經”程度較大。2002-2006年,全國人均GDP1135美元,提高到2018美元,4年間提高883美元;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則從41.5%,下降到39.4%,4年間下降2.1個百分點。珠三角與全國比較,4年間人均GDP提高3035美元,是全國的3.4倍,表明珠三角經濟基礎較好,發展也較快;2006年,珠三角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高于全國6.5個百分點,表明珠三角工業化進程走在全國前面。如果說全國產業結構仍處于工業化中期,那么珠三角則處于工業化后期。但是,2002-2006年,珠三角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下降幅度大于全國0.7個百分點,表明珠三角“離經”程度也較大,也即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相對較大。由此看來,近幾年產業結構演變“離經”現象具有普遍性,只是珠三角比較典型。

 

  2、“離經”影響實現現代化進程

 

  “離經”現象令珠三角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時間往后延伸。珠三角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制定于19998月,目標分為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3個板塊、10個評價指標。其中,人均GDP標準值為5000美元,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標準值為50%,預期實現目標時間為2010年。從實現進程看,珠三角2005年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達到5126美元,提前5年實現標準值;而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連續4年處于下降趨勢,未見反彈;2006年距離目標標準值還差4.1個百分點,今后4年每年反彈1個百分點的可能性不大。由此可見,珠三角產業結構調整時間不可能在2010年結束,需要繼續延伸。一個關鍵性指標標準值未能按時完成,整體目標也就未能按時實現。換句話說,珠三角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不可能在2010年完成,往后延伸時間需要重新研究論證。分市看,深圳、珠海、江門、東莞、中山、惠州7市工業化進程仍未完成,產業結構排序“二三一”格局正在強化;第三產業的更快發展正處于發動階段,近期房地產和金融業有望率先發展,產業結構轉化需要假以時日。廣州產業結構轉化過程已經完成,從1978年的“二三一”(11.758.629.7),轉為1990年的“三二一”(8.042.749.3),這一格局保持至今,2006年為2.440.057.6。應當指出,廣州第三產業高度發達,主要得益于廣州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發展服務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至于肇慶市,2006年產業結構排序雖為“三二一”(22.035.742.3),主要靠旅游業、餐飲業支撐,因其第一產業比重大,人均GDP只有2605美元,目前還處于工業化初級階段,產業結構轉化時間可能還要更長些。

 

  二、研析:“離經”隱含合理因素

 

  珠三角產業結構近幾年變動方向“離經”,與第二產業持續高速發展,第三產業相對滯后密切相關。2006年,珠三角工業增加值10423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其絕對量大、增量也大,拉動第二產業份額增加;第三產業增加值9837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其絕對量較小、增量也較小,令第三產業份額相對有所減少。“離經”現象看似不合理,實際上隱含合理因素。

 

  1、生產要素配置全球化,使珠三角“世界工廠”地位強化,服務業倚重香港。當今世界經濟,歐美日資本、技術雄厚,而我勞動力和市場優勢明顯,珠三角還兼有靠近港澳的區位優勢。整合優勢資源,對生產要素以及產業鏈條進行優化配置,是減少成本、改變企業利潤遞減命運的重要選擇。改革開放以來,外商和港澳臺商選擇在珠三角投資辦企業并獲巨大成功,印證了整合優勢資源是實現共贏的良方。在珠三角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2006年企業資產總計:港澳臺商企業9010.63億元,占30.6%;股份合作企業8772.48億元,占29.8%;外商投資企業7966.61億元,占27.1%;以上三種經濟類型企業列居資產前三名。在年末所有者權益中,港澳臺商投資企業3858.53億元,占30.7%,高于資產比重3.6個百分點;股份制企業3772.05億元,占30.0%,高于資產比重0.2個百分點;外商投資企業3204.31億元,占25.5%,略低于資產比重1.6個百分點??偟目?,在珠三角投資獲得回報較高。“你賺錢,我發展”,概括了外商、港澳臺商與珠三角“多贏”的依存關系,反映出外商、港澳臺商的投資收益和珠三角工業高速成長的路徑---外向帶動。

 

  而在第三產業,珠三角與香港“前店后廠”的依存關系更加鞏固。一方面,珠三角承接香港的產業轉移,做強做大工業,并利用香港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便利條件,擴大進出口;另一方面,香港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強化貨物運輸、轉口貿易和旅游業,為珠三角工業提供產前、產后服務。2000-2006年,香港工業生產指數下降16%,而進出香港貨運車輛從938萬輛增加到968萬輛,集裝吞吐量從1810萬標箱增加到2354萬標箱,轉口貿易從13917億港元增加到23265億港元,訪港旅客從1306萬人次增加到2525萬人次。雖然工業生產減少,而依靠服務業擴張,使本地生產總值從13148億港元增加到14723億港元。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角度看,香港的服務業發揮了獨特優勢,同時彌補了珠三角的不足;珠三角的工業高速增長,也支撐了香港的服務業。這種區域分工,也令珠三角工業走強而服務業積弱,香港“去工業化”而服務業興盛。

 

  2、改善工業行業結構投入,使珠三角新增工業生產能力,拉動第二產業上升。一是補齊“短板”。2002年以來,為化解“煤電油運”緊張對經濟的制約問題,珠三角加大投入,改造擴建廣石化,新增惠州大亞灣煉油和一批發電項目,港口、高速公路和鐵路建設也帶動了鋼鐵、水泥行業的發展。二是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使電子工業迅速擴張,如華為、騰訊等電子信息企業打出自主品牌,拓展了發展空間。三是發展裝備制造業,汽車生產已成為新的增長點,本田、豐田等企業帶動的產業鏈正在延伸。這些行業的崛起,完善了珠三角的工業布局,出現產業重工化的新趨勢。從2002年到2006年,重工業增加值由1856億元,增加到6140億元;而輕工業增加值則從1854億元,增加到4023億元。輕重工業比例由5050轉化為39.660.4,4年間重工業比重上升了10.4個百分點。分行業增加值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由50.49億元,增加到415.51億元;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由29.08億元,增加到61.65億元;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由125.25億元,增加到301.79億元;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由160.57億元,增加到576.76億元;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由375.22億元,增加到738.66億元;專用設備制造業由32.93億元,增加到576.76億元;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由377.01億元,增加到1157.51億元;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由863.03億元,增加到2458.32億元。形成了電子信息、電氣機械及器材、發電、化學原料、交通運輸設備、石油開采與加工等重工支柱產業,使產業鏈條延伸、銜接和配套,關聯度得到了提高。

 

  3、服務業層次低,發展滯后,使珠三角第三產業處于上升難的境況。第三產業分為四個層次:流通部門(運輸、餐飲等)、為生產和生活服務部門(金融、房地產等)、為提高科學文化和居民素質服務部門(教科文衛體育等)、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部門(黨政機關社會團體等)。2006年第一層次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14.6%,高出第二層次(11.1%3.5個百分點,表明珠三角第三產業中流通部門份額仍占主導地位,如加上香港在本地的運輸業,其比重還要高些;為生產、生活服務的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等還在發育之中,處于相對滯后地位。

 

  與亞洲四小龍相比,珠三角第三產業發展進程明顯落后。目前,珠三角第三產業仍以第一層次為主,亞洲四小龍已進化到第二層次以上。香港第二層次服務業比重為25.6%,高于珠三角14.5個百分點;韓國第二層次服務業比重為18.6%,高于珠三角7.5個百分點;新加坡第二層次服務業比重為49.4%,高于珠三角38.3個百分點;臺灣第二層次服務業占18.2%,高于珠三角7.1個百分點。尤其是,珠三角最大的產業為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其增加值比重達到25.2%,但第三產業中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增加值比重僅占3.3%,小于其服務對象比重21.9個百分點,反映出二、三產業關聯度不高,第三產業落后于第二產業發展的現狀;也說明了珠三角通信和計算機行業的芯片技術、軟件服務等主要由先進國家、地區提供的事實。

 

  綜上所述,近幾年珠三角產業結構演變出現“離經”現象,并不是工業化進程的“回潮”,而是進程中的重工化還需要繼續完成,工業經濟還有上升空間;而第三產業比重在經濟全球化中被香港和投資企業分薄,自身也還處于“學走路”階段,有待發育成長,這是第三產業比重未能隨著人均GDP的提高而上升的原因所在。

 

來源: 廣東省統計局
1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國家發改委: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取得六大成果大
成品油今起提價 40萬噸柴油將投放珠三角
港商在珠三角地區從事加工貿易企業達四萬六千家
廣東房企購土地增四成 珠三角二線城市房市暢旺
珠三角房地產結構失衡 房價局部狂飆風險隱現
珠三角加工貿易走到十字路口 小企業面臨洗牌
加工貿易新政實施在即 長三角珠三角表情各異
珠三角汽車產業集群出現 中國"新三大"醞釀成形
“泛長”經濟帶借力長三角珠三角謀中部崛起
長三角、珠三角同處工業化后期的后半階段
許正中: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支撐中國GDP 不宜居住應移民
圖片新聞:
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出爐 杭州居首北京第九(名單)
圓明園古建修復工程爭議聲中重新啟動 整體修復計劃尚待批準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2008年公務員考試資訊大全/ 考研資訊大全
· 中國“嫦娥一號”探月
· 中國減災救災行動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農業發展報告/ 全國農業統計報告/ 農業投資政策及項目
· 中國工業化進程報告
· 2007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