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2日電 今日出版的香港《大公報》刊載社評文章指出,中美兩國的第二次戰略對話將于22日在華盛頓舉行。如去年底的首輪北京對話一樣,雙方代表分由副總理吳儀及財長保爾森帶領。中國派出了多名部長赴美參與會談,內容將包括服務及金融業開放,能源、環保及平衡貿易等多個問題。
文章指出,最令全球關注的是,就中美雙方的經貿磨擦熱點如外貿平衡、人民幣幣值、知識產權保護及金融市場開放等,會談出什么結果。文章認為,中美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系,之間的合作或斗爭將難免對世界市場及經濟發展帶來重大影響。
文章寫到,中美間經貿關系已十分緊密,無論在外貿、投資、人員等領域交往日深日廣,利益盤根錯節,而在推動世界發展、維護各地安定等方面均有不少共同利益,合作雙贏對抗兩敗本是彰彰明甚。然而美國方面出于地緣政經的長遠戰略考慮和中近期的切身利益驅動,每制造事端找中國麻煩,令雙方經貿關系經常出現不必要的紛爭。這在近期更有升溫之勢,如今年二月美國便就中國的出口補貼問題向世貿投訴,在四月又再增添另兩項有關盜版光盤及外國影片在華銷售限制的投訴。更嚴重的是在三月末,美國商務部一改二十三年來的慣例,對中國銅版紙入口征收反補貼關稅。過去這措施只會對市場經濟地區使用,而美國一直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其雙重標準及自相矛盾顯而易見。
美國對中國就經貿關系加緊施壓有其原因:一是遏制中國崛起之意向趨強;二是明年總統大選日近和民主黨掌控國會,國內政治需要令政客中敲打中國的噪音日高。但中國也須了解,這種“歸咎”實有其必然性,故今后還將愈演愈烈。它來自美國本身的政經制度已無法應付全球化的挑戰,特別是其議會民主制無法平衡內部各種利益,唯有從外面找個替罪羔羊。這也來自其霸權主義:美國必須打擊任何新興而有可能挑戰其單極地位的國家。因此,中國無可避免地成為目標。
文章建議,當兩國發生經貿磨擦時,美國可動員國會及民間團體,特別是工會及行業商會等來從旁施壓??磥頌殚L遠計,中國當局也應對維權采開放政策,讓人大及民間社團更多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