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期結束是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開端——訪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
“加入WTO以來,中國不折不扣地履行了過渡期內的承諾,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績。五年來的實踐啟示我們,堅持改革開放是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的最佳途徑。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會停止,只能是更加開放。”日前,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加入WTO的過渡期基本結束,“這不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終點,而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
進入這個新階段,正值中國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關鍵時期,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發展期”和“矛盾凸現期”并存的關鍵時期,“我們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特別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與維護產業安全的關系問題突出,面臨的貿易保護主義加劇、貿易摩擦日益增多,客觀上要求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推進對外開放,同時要冷靜分析、正確認識、有效應對。”易小準說。
5年過渡期的“中國表現”
中國經濟時報:5年前,隨著WTO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主席卡邁勒手起槌落,中國長達15年復關和入世進程完成。當時中國做出了“平等對待所有成員、取消雙重定價慣例以及在內銷產品和出口產品待遇上的區別、價格控制、按照世貿協定以統一有效的方式修改現行國內立法并制定新的法律、不再對農產品保持或給予任何出口補貼、所有的企業將有進出口商品以及在關稅領土內進行貿易的權利”等方面的承諾。如今,過渡期已經結束,中國的這些承諾兌現了多少?
易小準:5年前,經過15年艱辛的談判,中國正式成為WTO大家庭中的一名成員,并做出了莊嚴的承諾,以更加積極和主動的姿態迎接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5年來,中國大幅削減關稅,取消進口非關稅措施,修改和新制定一系列進一步開放服務貿易領域的法規和規章,認真履行并切實落實了各項承諾,取得了顯著成效,展示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中國政府的表現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也得到了中國老百姓的擁護。
中國經濟時報:請您例舉一些行業的具體數據來說明中國政府的表現。
易小準:例如在貨物貿易領域,加入WTO五年來,中國的平均關稅從2001年加入時的15.3%降低到了2006年的9.9%,其中農產品平均關稅從23.2%降到15.2%,工業品平均關稅從14.8%降到9.0%。農產品中,較為典型的如牛肉關稅從31.8%降到12%,蘋果關稅從22%降到10%,土豆關稅從24%降到15%。工業品中,較為典型的如汽車整車關稅從69.2%降到25%、汽車零部件關稅從22.9%降到10.4%、紙張關稅從17.2%降到6.7%。到2005年1月1日,中國絕大多數的關稅削減承諾已執行完畢。
此外,到2005年1月1日,中國已按加入WTO承諾全部取消了對424個稅號產品的進口非關稅措施(進口配額、特定招標和許可證)。
又如在服務貿易領域,中國在加入WTO時對服務貿易對外開放作了廣泛而深入的承諾。加入以來,中國在銀行、保險、證券、電信、建筑、分銷、法律、旅游、交通等眾多服務部門,修改和新制定了一系列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法規和規章,服務貿易領域的承諾得到了切實的落實。在WTO分類的160多個服務貿易部門中,中國已經開放了100個,占62.5%,接近發達成員平均水平(最不發達成員開放了24個、發展中成員開放了54個、發達成員開放了108個)。
中國對外貿易政策調整
中國經濟時報:為實現這些承諾,中國政府進行了哪些重大政策上的調整?
易小準:中國政府在加入WTO前后,根據WTO規則和所做出的承諾,有計劃地對與貿易有關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進行了集中清理和調整。從1999年底至現在,中國政府制定、修訂、廢止了2000余件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內容涉及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以及透明度、貿易政策的統一實施等各個方面。
中國經濟時報:通過法律、法規和規章的立、改、廢工作,中國的貿易制度與WTO規則和中國所作承諾保持了一致,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易小準:在貨物貿易領域,中國根據加入WTO承諾,對糧、棉、油、糖、羊毛、化肥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宗商品的進口,建立了完整、公開、透明的關稅配額管理體制;隨著2004年7月1日修訂后的《對外貿易法》的頒布,中國全面放開了外貿權,取消了已實行50年的外貿權審批制,開始實行外貿經營權登記制。
在服務貿易領域,中國自加入WTO以來,積極推動國內金融體制改革,在審慎原則的指導下建立起了公平、透明、高效的外資金融機構監管體制,依據加入承諾推出了多項重大開放政策,如在銀行領域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對中國公民開展人民幣業務等;在分銷領域,根據加入承諾,中國打破了國家統一配置原油資源和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集中批發成品油的格局,允許具備條件的企業從事原油、成品油批發經營,構建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石油市場體系,中國石油市場將逐步形成國有大型石油公司、跨國石油公司、社會經營單位共同參與競爭的格局。
在知識產權領域,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在加入WTO前后,對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幾乎所有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都進行了修改,使其與WTO《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以及其他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規則相一致。
總之,《WTO協定》和《中國加入WTO議定書》的各項原則、規則和要求在中國得到了有效的貫徹和實施。
中國對外貿易的形勢和問題
中國經濟時報:加入WTO以來,中國在對外貿易、吸引外資等領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易小準:5年來,中國積極主動地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機遇,切實履行義務和承諾,在宏觀經濟領域、產業發展、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在宏觀經濟方面,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中國經濟運行的體制環境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而日臻完善。與此同時,中國采取了穩健有效的宏觀經濟政策,使經濟保持了平穩和強勁的增長勢頭。國內生產總值(GDP)從2001年的109655億元13248億美元增長到了2005年的183085億元22350億美元,5年年均增長9.5%,2006年將突破20萬億元。中國于2005年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人均GDP在這一時期跨越了1000美元。
在國內產業發展方面,加入WTO后,當時預測會受到沖擊的產業不但沒有被沖垮,反而在入世帶來的競爭壓力下增強了內生競爭力,獲得了更快更好的發展。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最為明顯,其次就是農業,過去五年中國農產品出口年均增長14%,出口額躍居世界第五。服務業也表現不俗,在過去五年中年均增長22%,國際排名從第12位升至第8,居發展中國家首位。由此可見,加入WTO給中國產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帶來了“雙贏”的局面。
在對外貿易方面,2001年中國貨物貿易的進出口總額為5096億美元,2005年增長到14221億美元,中國從2001年的世界第六大貿易國躍升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2006年,中國進出口總額達到17606.9億美元,增長23.8%,其中出口總額為9690.8億美元,增長27.2%;進口總額為7916.1億美元,增長20%。
在利用外資方面,加入WTO 5年來,中國實際利用外資平均每年近550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在中國的存量超過了2700億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推進了開放型經濟發展,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創造了4100萬個就業機會。
在消除貧困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加入WTO5年來,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由2000年的3209萬人,降低到了2005年的2365萬人。2005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493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00年實際增長58.3%,年均增長9.6%;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達3255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00年實際增長29.2%,年均增長5.3%。
中國經濟時報:在WTO過渡期結束后,中國的對外貿易面臨怎樣的形勢和問題?
易小準:加入WTO 5年來,我們認認真地履行承諾,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目前,中國加入WTO的過渡期基本結束。這不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終點,而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進入后過渡期,正值中國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關鍵時期,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發展期”和“矛盾凸現期”并存的關鍵時期,我們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特別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與維護產業安全的關系問題突出,面臨的貿易保護主義加劇、貿易摩擦日益增多。
中國經濟時報:貿易保護主義和貿易摩擦已經成為中國對外貿易往來中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
易小準:是的。首先是貿易摩擦問題,我國經濟地位迅速提升,面臨形形色色的“中國威脅論”,經貿摩擦增多十分正常。同時,從外部看,世界經濟不平衡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也加劇了摩擦。1995年以前,有反傾銷法的經濟體只有19個,現在則有120多個,11年間發起了2840件反傾銷調查案件。從內部看,我國不少出口產品質優價廉,對其他國家形成競爭壓力,如2005年我鞋類產品在美、歐、日的市場占有率分別高達60%、20%和67%,家具占歐盟進口比重由1999年的6%猛增到去年的50%,給對方制造摩擦提供了把柄。對于貿易摩擦,我們應“以平常心看待,以責任心應對”。由于任何一個小案件,都可能涉及許多百姓的生計,涉及一批企業的生存,所以我們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認真組織應對。
其次是產業安全問題。只有通過開放逐步提高自身競爭力,產業才可能安全。改革開放28年的實踐證明,長期高度保護的產業,并不一定安全,甚至可能拖國民經濟的后腿。印度金融業在開放前并不比我們強,但1990年代開放后,服務水平迅速提高,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與其開放以前相比顯然更安全了,其開放經驗值得我們認真吸取。在下一步開放中,我們也要辨證看待產業安全:既要考慮到一些產業落后、在一段時期內需要合理保護的實際,也要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在市場風浪中增強競爭力。因此,我們要樹立開放的經濟安全觀,立足經濟全球化和我國產業實際,以提高國際競爭力為核心,鼓勵市場公平競爭,完善維護安全的體制機制,在擴大開放和促進發展中解決我們所關心的產業安全問題。(記者 李小千 李成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