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排”(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年來已成各國企業(yè)的新時尚,過去被當成廢氣的二氧化碳,現(xiàn)在竟成為有價值的“商品”,減下的碳量也能成商品,形式各種各樣:碳補償、碳禮物、碳權、碳交易、碳基金等。去年全球碳交易規(guī)模已達到300億美元,2012年更可達1500億美元。
在英國發(fā)展出“個人碳平衡交易”,10余家碳權公司相繼成立,它們提供網絡訂購碳補償,以平衡你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不止在英國,在澳大利亞、瑞典等歐洲國家,有越來越多人購買“碳禮物”作為生日或圣誕節(jié)禮物。英國還打算發(fā)行碳信用卡,建立個人的碳配額交易市場。
例如倫敦早在2003年就開征了“進城費”,周一至周五早上7點到下午6點,每輛汽車進城得付8英鎊(約124元人民幣),但若是開著環(huán)保車卻不需繳納。短短4年,倫敦進城車輛已經減少兩成。美國紐約今年5月也宣布跟進,即將在曼哈頓市中心開征“塞車稅”,并預計5年內把1.3萬輛出租車,全部換為油電混合動力車。
“減排風”空前大流行,除了是為了拯救全球變暖危機外,更多企業(yè)與個人也都體會到減排可帶來好處。
首先,減排能省錢。今年7月開始,臺灣統(tǒng)一超商在全臺灣超過4000家門市,從每日凌晨1時起,全面關閉騎樓燈和橫式招牌燈,預計每月可省下77萬度電力,減少約491噸二氧化碳排放。這相當于一天減少2.7萬輛小客車的碳排放。
其次,減排不只省錢,還可賺錢。根據《京都議定書》規(guī)定,發(fā)展中國家企業(yè)可進行減排工程,減下的碳量還可轉賣。根據世界銀行今年5月的最新統(tǒng)計,2006年全球碳交易規(guī)模已達300億美元,相較于2005年的100億美元,增長了兩倍。
最后一個減排風行的原因,則是石油愈來愈貴。能源短缺使油價上漲,讓民眾不得不減排。此外,這也讓各國積極投入再生能源開發(fā)。巴西是目前降低石油依賴度最成功的國家,兩次石油危機讓巴西提早發(fā)展自有能源,借著廣大土地種植甘蔗以生產乙醇,降低對石油倚賴。目前乙醇占巴西四成的能源用量,500余萬輛汽車都能使用乙醇汽油做為能源。(臺灣《商業(yè)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