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涂欽公遷江西南昌為東南涂氏始祖
涂氏自涂山開姓以來,代有聞人。樸公為大禹帝外父,因國戚而封公爵。降及有周,實公為建業大夫,以老告歸田壽春,徙居江東,為江東望族,卒葬治城西北,古墓現存。傳至漢代,揮公為諫議大夫,授《毛詩》于孔安國。云公仕漢為護國大將軍。嘉公,漢成帝時授大祝,進通議大夫,復遷懷遠縣,生子祐,字天助,建武,永平年間為江陵令。祐生二子,長曰禪、次曰惲。禪公忠義骨鯁,為靈帝諫官。惲公字子真,受《古文尚書》于徐敖,經術邃深,東漢授中憲大夫,官太保,封郡公,見《漢書﹒儒林傳》。惲生子蒙正,蒙正字養心,漢獻帝時任荊州別駕。當魏黃初年間,避亂平江居邵武縣。蒙正生子朝玉,朝玉為八十世祖,三國曹魏時任濟南府尹,生子欽。涂欽公(公元246——337年)字文思,西晉“八王之亂”后,接著“永嘉之亂”,晉都洛陽被攻陷,大批漢族官僚及民眾節節南逃。欽公率部對入侵的劉曜、石勒進行抗擊,保護了晉朝王公貴族和民眾的南渡,并與王導等文臣,北方士族,江南士族于公元317年,擁立瑯琊王司馬睿在建康即皇帝位,是為東晉建武元年。次年,晉元帝大興元年(公元318年)戊寅十一月,皇帝敕諭:“總督兵馬上將軍都元帥涂欽,鼎定豫章,中興南土,拜爵新吳侯”。便在江西南昌涂舍村定居,子孫繁衍,興旺發達,成為江西南昌的望族,東南各地的涂氏都是他的后裔,欽公為一世祖,郡望“豫章郡”,又曰“南昌郡”。據《江西省志》載:“涂欽夢于咸康三年,御葬于豐城縣三十二都侯墓崗。”“古墓至今尚存,前有神道碑,左右有石人石馬。” 自涂欽公起“歷代人才輩出,備享盛譽”。欽生子寵為丹陽大守。寵生子成為員外郎。成公克承先志,綽有祖風,大光門第,重修族譜,由宰相王導作敘。成公生子璩,璩東晉末年任山陽令,生子仁,仁仕南朝宋為奉新主簿。仁生隆,隆公遷居新建縣,妣楊氏,生三子:富甲、后甲、邱甲,子孫遷居各省。富甲官禮部,生子高,又名吉,字昌期,任工部司務。高生子告,告南齊時欽賜進士,授資政大夫。告生二子:長冰、次檗。冰任鴻臚寺丞。檗字御順,妣吳氏生子三:文師、文政、文和,師為唐奉新縣令,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捐居址作邑,糾首建縣衙。歿于官署,葬奉新,至今奉新縣署有涂公祠。師生子寅,遷居宜黃之石麓(唐初貞觀年間),寅公為石麓始祖,生子三:曉、曙、翥。文政生子伯嘉,伯嘉唐朝授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封上柱國。曉字復明,寅公子,據《九江府志》載:“曉,唐代登進士,授中散大夫,任江州刺史,廉能著稱,有金聲玉色之譽。”曉之子嗣輝,嗣輝之子善軫。善軫任尤溪縣尹。翥居吳之長沙。善軫生子二:元微、元琛。元琛字家仁,為豫章刺史,授正議大夫,特進上柱國;唐貞元乙丑有敕命之寶(圣旨),妣孟氏生三子:洪肱、洪朔、洪駒。駒公號梧岡,隨父破黃巢陣歿,葬于鐘陵軍湖側,其地因名梧岡,妣王氏生子宏。宏公字大鳴,系欽公十九世孫。宏生子三:長曰先、次曰允、三曰光,再遷石麓仙山之寨,精武略,受將令鎮洪州,唐僖宗皇帝為涂宏公御楹聯云:“文封石麓公侯府,武賜新吳將相家”。至此,涂氏仕唐者有300余人。
二、涂允公(大一公)為宜黃涂氏始祖
涂允公又名大一公,唐末授將仕郎,任武昌尉、升朝奉郎,任江州通判、封九真大夫,同父避地南豐,又徙江西宜黃,被尊為宜黃始祖。先公唐末任潤州通判。光公任檢府通判,生子廙,廙公于南唐升元間撰《豫章古今志》,官南昌刺史,遷南昌居住。允生漢,字昭明,又名小大,居宜黃石麓,唐未時任諫議大夫,鯁峭敢言,清心亮節,議事侃侃無所避。唐天復辛酉年十月圣旨云:“直諫忠貞,為國正氣回天,真不愧公候裔孫也。”漢生子二:長保、次俊。俊遷豐城之甘棠為始祖。保公授諫議大夫,生子僓。僓公奉朝列大夫,生九子一女:長子涂宏,字天仁,號梅嶺,任廣安州知州,軍陛鹽運同知、任廣東樞密使。次子涂簡,字天義,號愚庵、任安寧州知州,軍升提刑參政、授奉議大夫。三子涂文,字天禮,號省庵,任普安州知州,軍陛開封府尹,授中議大夫。四子涂讓,字天智,五代時湖廣富州知州,升授中順大夫。任湖湘宣慰使,加升大中大夫、資治少卿,任廣東參議,憂民念切,愛國心堅。五子涂節,字天信,號昌庵,任陜西邠州知州,授京都中廷都兵馬指揮節制使,升奉議大夫。后周廣順二年(公元952年)八月敕命之寶稱:“兼賢文武,悉本學術經緯”。六子涂亨,字天樂,東平州知州,軍升四川成都知府,授中憲大夫。七子涂彬,字天御,號蘊章,福寧州知州,升宣德郎,任福建鹽運司同知。八子涂戩,字天射,號華庵,宿州知州,升宣議郎,任遼陽留守司。九子涂丕,諱誠,字天成,五代時由云南安寧知州升授安南招討使。僓公九子皆為官知州,女涂妙寶,適饒知州,時譽“九子十知州”。
涂俛,讓公子,宋任黃州知府,封諫議大夫,生子濟。涂濟,字時甫,宋封朝散大夫,資治少尹,生五子:長子涂大任,宋元符三年已卯科(公元1100年)進士,同李釜榜,中書舍人。次子涂大琳,宋元祐六年辛未科(公元1091年)進士,任湖廣漢陽府通判。三子涂大經,宋紹圣元年甲戌科(公元1094年)進士,任南昌太守,“封南昌伯,敕祀鄉賢”。四子涂大明,宋元和元年戊戍科(公元1118年)進士,授湖南善僅知縣。五子涂大節,宋紹興十二年壬戍科(公元1142年)特奏名進士,任河南開封府祥符知縣。濟公五子,俱登進士,為官顯赫,時稱“五桂”,因此,涂氏堂號又稱“五桂堂”,涂姓專用堂聯:“十州世第,五桂家風”。
中勝公,宜黃九世,大經公子,宋1102年進士,任浙江臺州府天臺縣丞,生子平山。平山生子驥,諱演,宋理宗寶慶二年丙戍科進士,生子三:長良規,宋紹定四年辛卯登鄉貢進士,任福建鹽運同知。次良佐,南宋嘉熙元年丁酉科進士,授嘉議大夫。三子良恢,南宋嘉定十六年進士,兄弟三人俱登進士,時譽“三賢”。良恢生四子:長鑒元,次仁桂、三叔野、四桂陽。叔野公由大學上舍任廣西柳州知府,生四子:長實、次能七、三佑、四寶。寶公生五子:雷、霆、普、睿、還。霆公生三子:六郎、保郎、安郎。十六世六郎公遷福建長汀開基。
三.涂六郎公為福建長汀涂氏始祖
六郎公,字鼎一,霆公長子。南宋寧宗開禧三年丁卯(公元1207年)間,與三子臻游寓長汀福壽坊(汀州鎮東門街)、為福建長汀開基始祖。生四子:諱、訪、臻、禹。訪公任汀州府典史,授南昌通判。臻公由浙陛閩汀分府,遂在長汀定居,生二子:論、講。講公生六子:木、羽、香、存、祿、師。羽公任廣東潮州通判。香公生子十三郎。祿公任惠州通判。遷居惠州。師公任司吏,遷武平。十三郎公生二子:大郎、小大郎。六世祖涂大郎公居長汀丹溪(今涂坊鎮),時邪神藉社為害,每歲之中要童男童女一對祭奠,萬家受害,因與姻親賴八郎公前往茅山學法。茅山法主見二公來意之誠,傳授法術,回來翻其壇,鞭指社樹,順流而下。至今樹遺跡尚存。公除此妖害,功德稱天,獲敕建廟塑像,尊為神明,永祀香火。《汀州郡志》載:“涂大郎公暨賴八郎公神人也,廟在丹溪,涂公四月四日誕,賴公十月五日誕,故每歲于是日迎神賽會。”大郎公生四子:小四郎、小五郎、小六郎、小七郎。小六郎生十九郎、丙二郎、念二郎。丙二郎生十八郎、二十郎、四十八郎。九世祖十八郎公遷大埔縣青溪村開基。
四、涂十八郎公為大埔縣涂氏開族始祖
大埔縣英雅譜《涂氏世系歌》曰:“大乙小大郡豫章,保僓讓俛居南昌。濟傳大經五桂堂。中勝平山續書香。驥恢叔野寶霆祖,生我六郎徙涂坊。臻講香至十三郎,大郎學法社害亡。小六丙二至十八,由閩入粵青溪鄉。四十八郎遷蕉嶺,光生四十族脈揚。百十二郎生五十,念一千一萬二郎。志寧鑒公康莊繼,嘉略生珍肇那鄉。涂族世系源流敘,子孫萬代世綿長。”譜載:元末鼎沸,十八郎生二子,長德神,次德光,與弟四十八郎因避亂,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由長汀丹溪涂坊遷潮州府海陽縣戀州都清溪村居住(今青溪村)。《青溪肇修涂氏宗譜世傳源流》云:我十八郎生德光,德光生四十郎、五十二郎、五十九郎。四十郎遷廣東大埔縣青溪。《閩汀涂坊重修涂氏家譜序》清嘉慶四年榕公云:十八郎公生二子,長德神,往廣東;次德光生三子:四十郎、五十二郎、五十九郎。四十郎遷大埔縣。四十郎公生百五郎、百九郎、百十二郎。綜上所述:四十郎公為大埔縣一世祖,尊十八郎公為大埔縣開族始祖,妣張念四娘,夫妻合葬長治甲鄒公宮背佛子窠,仙人抱怨膝形,坐酉山,乾隆丙辰元年九月修補鑒碑。(注:原大埔縣有些房譜,十八郎公以下遺漏德光、四十郎二世)。
四十八郎在青溪居住后,遷三河滸村(今三河梓里),然后再遷蕉嶺開基為始祖,裔孫遷居臺灣、湖南等地,此脈繁衍五萬余人,其中遷居臺灣省繁衍3萬余人。涂氏在臺排行第60位為大姓(《當代百家姓》)。
四十郎生百五郎、百九郎、百十二郎。百五郎生貴榮、貴昌、貴珊、貴寧。貴榮公裔孫仕賢公遷龍川鐵場柏樹下開基,裔孫遷惠州、河源、廣州等地。貴昌遷平遠石正安仁為始祖。貴珊住青溪,七世永隆遷桃林。貴寧公遷梅縣石賴開基。百九郎公生貴明、貴華,貴明遷梅縣石坑鎮開基。九世方公遷梅西龍增官田。貴華公住青溪,七世孟資公由青溪遷大坑頭再上住,生六子:長三百、次壁、三受瑛、四受寧、五伍公、六受玉。受瑛公遷下大坑頭開基,受寧公遷永安。八世旺公遷居曲江江腕,八世廣德公遷乳源曲江。十一世懷山公遷陸豐洋溢村。
百十二郎公裔孫住青溪村,六世文達公遷三河深度。八世涂光公遷惠州為開基始祖。十一世必才公遷潮州鳳凰。十一世珍公遷英雅坑尾梅樹崗村肇基,至十三世應貞公遷大麻大留天子岌,十七世達順公遷陽山縣,二十二世遠章公遷江西泰和。十一世國立公由松口遷英雅寨子里。十一世道周公、仰梅公遷揭東趙埔村。十二世紹郁、紹球公遷普寧牛汶潭。十三世隆興公遷河源李田村。二十世紀80年代,省在青溪辦水電廠,青電水庫庫區移民大遷徙,涂氏遷徙大至為:從青溪蕉坑遷至茶陽梅林、江腹窠共100多人,青溪村遷下坪沙、東坑、陂壩及上坪沙共122人,遷縣城湖寮鎮10多戶80多人。遷深圳布吉板田等地20多戶120多人。
目前,大埔縣自十八郎公入鄉近700年來,涂氏傳衍二十九世,總世系150世,全縣共有2600多人,大埔縣遷衍全省各地、外省、東南亞各國及歐美等地共有30多萬人,正是:源遠流長,瓜瓞連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