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十分盛行祖宗崇拜,對歷代祖宗,特別是始祖,大都建有祖祠,以作紀念,春祀秋祭,年年不斷。對遷至本省本地的第一代始祖,族譜上往往特地注明。作為祭祀的老祖宗。據調查和從族譜上看,過去各姓氏都有自己的宗祠。其祭祖分祠祭、墓祭和家祭。
祠祭
新中國建立前是每年的春分、冬至祭祖,稱“祭祖會”。祭祀繁簡視各姓規例不同,祭品的豐儉也視祖代高低而有差異。祠祭的一般情況是:屆時,各姓各房子孫集中老祖先祠堂進行祭祀。所有伙食費用是祖業祀田的收入,強弱不等。據說,開始各房人較少,祭祖時每家人都去。后來人發展多了,每戶就只去一人。前去祭祀者的多少還看經濟實力,富者辦幾百桌,遠近各家男女長幼畢集,有的四五百里路都要趕到,熱鬧非凡。貧者辦幾桌或十來桌,只限男性參加,或輪流而至。祖上的祀田由族長(或稱會首)管理,收入主要用于辦祭祖會,并在會上向全族人宣布收支情況,富裕者還分給路費。
祭祖時,要殺豬宰羊,以整豬整羊整雞魚為祭品,同時還有酒、菜擺在神位前的方桌上。祖先牌位前有香爐、供果、糕點。點香蠟、黃表、錢紙,這些蠟紙為各家自帶,少則幾十斤,多則幾百斤。然后放火炮,依次磕頭作揖,香蠟燃完即收供品會餐,餐后散會。在調查中,近世祭祖已不念祭文,但在族譜中尚有記載。
“時維長至律應黃鐘物本乎,天咸有資始之意人本乎,祖豈無追遠之誠憶我。先人聚族于斯,歷有年矣,派衍千枝或東或西,分其緒源,共一本在粵,在蜀被其庥,當此長至佳辰。爰潔粢盛牲醴,聚嶺南之子孫拜跪堂前列西川之。對越天上俯冀我祖,佑啟后人鑒馨香之。微忱遐爾一體,綿孝友之令德,血食千秋,子子孫孫勿替引之。”
墓祭
墓祭較祠祭為簡。特別是新中國建立后,祠祭基本消除,但墓祭仍在繼續。各姓每年春冬年節,普遍各攜自己的后輩登墳拜祭祖公祖婆。備香蠟、錢紙、刀頭、酒菜、墳飄祭奠。墳飄是在墳上插一竹竿,竿上纏紅黃藍白黑色刻花紙,風吹時飄揚,故叫墳飄。一房人插一根,幾房人一大簇。祭祀時各房人全去,依次磕頭,把酒灑在墳前,放一串火炮,然后鏟草、培土、掛紙,祭畢回家。
家祭
舊時祭祖一般在老房子的堂屋,神龕上中間供有祖先牌位。祖先牌位做工講究,一般用黑漆地,赤金或泥金做頂和寫字,書寫請有文化者,不限于非要本族人執筆。如劉家的祖先神位上寫著:“劉氏歷代高曾顯祖考妣神位”或中間寫“顯祖劉老大人之神位”左邊為老人稱呼,右上還要寫上“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再右寫某年某月某日立。同時神位下面供土地神、財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