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代工模式”豈能取代創意
——文化產業走到分叉路口引出的思考
有學者指出:文化代工現象的“入侵”,顯現出的正是文化創意產業在繁榮表面之下的危機。這種危機,一方面體現在對本土消費者口味的影響上——文化代工與制造領域的另一大區別是,文化代工產品并不銷往海外,而是直接在本土尋找市場,長此以往很可能影響一代人的文化選擇,導致本土文化失去屬于自己的土壤;另一方面,只有創意才是文化產業的靈魂,才具有向外輻射的能量,若沒有創意只有產品,很難在世界文化版圖中占有一席之地。
文化創意產業也有“來料加工”?日前在同濟大學舉行的“上海文化空間的生產與再生產”研討會上,這個話題成為與會人士共同關注的焦點。不少專家學者指出,不能讓蘋果模式在文化產業重演,在文化產業領域,光有“中國制造”是遠遠不夠的。
從傳統行業到新興領域,“代工模式”正取代創意,在文化產業日漸彌漫——許多業內人士對此都有同感。不過,和制造業不同,文化領域的“來料加工”并不那么顯而易見,因為文化產業既包括有形的劇場、影院等場所,也包括無形的電視、報刊、書籍、網絡等內容;而文化代工,更多地出現在內容方面。盡管形式不同,但從本質上說,這種代工和蘋果模式并沒有區別,因為都沒有自己的創意。
就拿出版界來說,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張宏就表示,外語出版是都市文化空間的一個構件,然而在當下的上海,卻存在明顯的“兩多一少”:教輔類外語書籍多,引進的翻譯作品多,真正原創的用外語寫作和介紹中國文化的書籍少——換句話說,將外國書籍漢化后出版,成為當前外語出版的主力軍,實際上,這就是在為外國文化做代工。
同樣被“代工模式”占領的還有網絡。同濟大學文化產業系教授張生注意到一個現象:隨著網絡的日益發達,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正向著網絡不斷拓展;而近年來,無論是微博還是社交網絡,在國內風生水起的網絡模式,幾乎都是國外推特(twitter)和臉譜(facebook)網等現成模式的漢化版。事實上,這種本地化的復制在文化領域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如今在電視界普遍可見的照抄之風——有業內人士做過統計,近年來觀眾看到的各個電視頻道里難以盡數的綜藝節目,九成以上都能在海外找到原型,比如選秀節目的母版是美國的《美國偶像》,沖關節目的靈感來自美國的《城市之間》,《名聲大震》是英國《只有我們倆》的中國版,《我愛記歌詞》借鑒了美國的《合唱小蜜蜂》,《我們約會吧》則是向英國的《帶我走吧》購得的引進版權……
在有關部門的預計中,到2015年,上海市的文化創意產業將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的12%,無疑,文化創意產業已經逐步成為城市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然而張生等專家學者提醒說,不能忽略制造GDP的方式,代工現象的“入侵”,顯現出的正是文化創意產業在繁榮表面之下的危機。這種危機,一方面體現在對本土消費者口味的影響上——文化代工與制造領域的另一大區別是,文化代工產品并不銷往海外,而是直接在本土尋找市場,長此以往很可能影響一代人的文化選擇,導致本土文化失去屬于自己的土壤;另一方面,只有創意才是文化產業的靈魂,才具有向外輻射的能量,若沒有創意只有產品,很難在世界文化版圖中占有一席之地。
記者 邵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