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不說“孩子”,非說“孩紙”;不說“喜歡”,非說“稀飯”;不說“有沒有”,非說“有木有”……在《當代修辭學》雜志與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最近聯(lián)合主辦的一次社會流行語跨學科討論中,有學者分析認為:如今一些網絡流行語有“幼稚化”傾向。這到底是一些人的矯情還是集體無意識?
遣詞造句興賣“萌”
“‘獸(受)不鳥(了)了’、‘你腫(怎)么了’、‘看灰(飛)機灰(飛)呀灰(飛)’、‘支持有夢想滴(的)孩紙(子)’、‘看得偶(我)內牛(淚流)滿面’、‘超口耐(可愛)的說’……聽懂了嗎?走進了幼兒園嗎?要翻譯。”
“把‘漂亮’說成‘漂漂’,把東西說成‘東東’,把‘吃飯’說成‘飯飯’……不少網民動不動用疊音詞,是在裝可愛嗎?”
“一口一個‘有木有’的‘咆哮體’,簡直叫人哭笑不得。”
記者采訪中,不少學者感嘆如今年輕人的遣詞造句愛賣“萌”。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的吳春相副教授指出,近幾年相當一部分“日源詞”(源自日語的詞匯)在國內都市青少年群體中流行開來,比如“萌”、“控”、“宅”、“蘿莉”、“正太”、“的說”,這些詞語多見于ACG(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游戲Game的縮寫),“萌”文化也因此滲入年輕人的日常生活乃至思維。吳春相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使用“的說”的網民多是十幾、二十幾歲的女性。“‘的說’有調整句子語氣的功用,能夠使句子顯得婉轉、可愛。不過,男性或者年長的女性也用這么一個‘裝可愛’的語氣詞,就很不適合了。”
游戲心態(tài)“打醬油”
與“拼爹”、“躲貓貓”等反映大眾對某些社會現(xiàn)象的情緒、承載有一定社會意義的網絡流行語相比,賣“萌”的“孩紙”、“腫么”等網絡流行語顯得“無用”,注定將在語言的新陳代謝中扮演“打醬油”的角色。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李明潔分析說:“這一類網絡流行語形式大于意義,但可能正因為如此,才合乎‘流行’的特性。很多人不說‘孩子’說‘孩紙’,并沒有什么考究,就是覺得這樣說有趣、開心。他們就是要強制性翻新,愿意怎么說就怎么說,這種‘無理化’恰恰印證了流行文化的某種特性。”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認為:“這一類網絡流行語,是創(chuàng)造者及跟隨使用者宣泄剩余智力的產物,帶著濃郁的游戲心態(tài),偏要追求語言形式的特異性、新奇感,而新形式五花八門,比如簡稱、詞語轉類、同音替換、利用多義、仿造詞語、提取特征構造新詞等。”他認為網民對無意義的語言形式的游戲化或戲謔化,體現(xiàn)了“反世俗化的集體無意識的心理狀態(tài)”。
“集體‘裝可愛’,還在于這樣一種語言已經成了一種‘圈話’,你若會用,就表明你屬于某個圈子,比如很潮、懂幽默,擁有年輕的心態(tài)。有時為了表明自我身份,人們會刻意‘裝可愛’。”研討會上,一位旁聽的學生這樣解釋。
潛意識“不想長大”
“往心理源頭上追溯,這能夠揭示出一代人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情感狀態(tài)。”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陶寰說:“戲仿口齒不清的用語,有幼稚化的傾向,暗示了心理年齡的倒退。這是一種心態(tài)上的變化,我們這代人年輕的時候都渴望長大、渴望成熟,但80后、90后,怎么就不想長大,甚至追求幼稚了呢?大概因為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寧愿躲在大人的羽翼之下而不想直面社會競爭的殘酷。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爛的他們,曾經得名‘草莓族’。那些天真爛漫的網絡詞語會不會成為他們的安慰奶嘴?又會不會影響個人成長?”陶寰甚至擔心網絡流行詞的幼稚化對使用者的角色認同產生負面影響——“男性女性化,女性兒童化,兒童寵物化”。
不過,也有學者指出,“萌”不是一種錯,“能不能讓網絡流行語的‘萌’發(fā)揮一些積極作用?比如堅持說真話的純真,對事情的發(fā)展總抱有美好愿望,對世界、對社會、對身邊人則保持永遠的善良之心。”(記者范昕 實習生 包慧燁)
分享到: 新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