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探訪
中山會館修繕五年未完工
10月10日上午,小孫在大雜院內自家20平米的小房子內看著電視。這個黑暗、有點臟、小得不能再小的房子內,“蝸居”著小孫和父母三口人。眼前的景象,讓人很難想象這里是位于菜市口珠朝街的中山會館的一部分——孫中山先生曾經在這里會見各界名流。
此刻的情形,與記者去年來看時已稍見成效。按照計劃,北京市從2005年開始啟動對中山會館的復建工作。目前,復建后的中山會館已漸露“新顏”——大雜院的大部分已修葺一新,會館的幾個院落已完成修繕。從已完成的修繕來看,會館大門基本已恢復原貌,修復過程中還完整保存了大門兩側的石壁。步入大門,依稀能辨認出當時中山會館的嶺南建筑風格。
中山會館分為前、中、后三座庭院,左右為跨院。和北京市其他會館存在一樣的問題,中山會館之前共有100多戶居民,建國之前就以大雜院的形態生活在此。因為對拆遷補償未達成共識,會館內目前還有三戶居民尚未搬遷。于是,一邊是已修繕好的會館院落,一邊還有炊煙冒起。
仍堅持在此居住的居民小孫說,他家房子的面積約有27平米,他們申請的拆遷補償金額為200萬元,但拆遷單位認定其為自建房,不屬于會館內的公房,所以只愿補償7萬元。另外兩家,也是因為對拆遷補償不滿意而遲遲未搬。
小孫對記者說,他們要求的200萬元不算高,因為如果搬遷走了,這200萬元也只能夠他們在五環外買個大兩居,“生活不方便不說,搞不好,還要再添錢買房?,F在周邊的拆遷,都是這個價錢。”
由于三戶人家各自連接著會館的三個院落,所以工程暫時停工?,F場工程單位的人說,按計劃今年年底完成中山會館的復建,現在看來肯定無望,他們在等著拆遷單位的通知。 (記者張然 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