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嵩繪
日前,關于電影《阿童木》虛報票房的報道頻頻見諸媒體。出品方北京光線影業向媒體公布的4000萬元首周末票房,一度讓中國觀眾驚呼阿童木“坐上了火箭”。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在《中國電影報》隨后公布的官方權威票房統計數據中,該片首周末票房竟縮水到1700萬元。一片質疑聲中,“業內人士”一句“國內電影票房八成注水”,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11月19日上午,光線影業在新浪網上公開發表道歉信,承認票房虛報。然而,此次虛報事件還只是冰山一角。中國電影票房統計機制中,還存在更大“黑洞”。
夸大票房的情況確實存在,目前還沒有行政管理措施
在北京光線影業的公開致歉信中,夸大虛報的票房統計被歸咎于影片出品方對影片的信心和過高預期。
電影《阿童木》10月22日(周四)開始在部分城市點映,23日正式上映。光線影業表示,周日對全國部分影院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影片上映至周六當天,全國多家主流影院的當日票房均達到了10萬元,觀眾口碑較好,符合出品方最初的市場預期。“我們樂觀地推測周日的票房仍將隨著口碑的傳播繼續增長。于是,根據上述影院以往在全國票房中所占的大致比例,我們過于樂觀地估計了首周末三天的總票房將達到或接近4000萬元。”
光線影業總裁張昭表示,由于全國總票房的數據要在周一晚上才能經各院線上報并統計完畢,為了保證周一早晨能在媒體上報道周末票房數據用以宣傳影片,片方根據推測向媒體公布了4000萬的首周末票房數據。然而,影片首周末票房遠遠低于片方預期。“為了維護影片的形象,我們并未及時糾正對媒體公布的上述預測票房數據,以致給公眾造成誤導。”
虛報事件不僅沒讓阿童木“坐上火箭”,反而讓光線影業碰了一鼻子灰,更引發了媒體對既往許多電影票房的質疑。這其中,包括中國電影界引以為傲的票房大贏家《赤壁》、《投名狀》、《無極》、《長江七號》等。一時間,不少媒體甚至指出,虛報票房已經成為電影行業的“潛規則”。
“票房統計是衡量電影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毛羽說,“必須追求票房統計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他表示,目前國內一些電影制片方或發行方,為了追求影片的市場效益,吸引更多觀眾花錢買票進電影院,人為夸大票房或有意提高影片市場預期的情況確實存在。
但他同時表示,針對夸大虛報票房這一問題,目前還沒有行政措施進行管理,更多地依賴于片方的道德自律。“我們呼吁社會各界對這一問題的監督力度,促進電影市場的規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