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按照專家們“微調”后的漢字進行規范性的統一,那么,所有的漢字字典是不是都要重新印刷呢?否則,其收錄的漢字不就是“錯字”么?若重新印刷,又該要花費多少的人力財力呢?這筆賬,專家們是否算出?
8月12日,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表示,根據學術界反復討論的結果,教育部決定漢字原則上不恢復繁體,這一表態終結了一段時間以來漢字簡繁之爭。同日,教育部就剛剛研制出的《通用規范漢字表》(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瞬間引起另一輪爭論:正在征求意見的《通用規范漢字表》中不僅恢復了51個異體字,還擬對44個漢字“動刀整形”,調整其寫法。對此,有網站進行了網絡調查,在該項調查中,多數網友表示反對。(8月19日四川在線)
如今的專家,仿佛是一群專門在家里吃飽了沒事找點事干的人。如果不找點事情做一做,讓人們看一看他們的勞動和成果,專家們也就似乎更加的成了沒事可干的人了。而且看不到勞動和成果,人們也就可能很快的將他們遺忘。這就像一些藝人一樣,隔三差五的需要整出點“動靜”。一會兒傳出某某與某某“分手”了,一會兒又傳出某某與某某“牽手”了。諸如此類,總之他們是不能淡出人們的視線。淡出了人們視線,沒有人關注,藝人們還怎么生存?
我們的專家也正在向藝人們看齊了。他們耐不住的不是時間,而是寂寞。于是乎,專家們“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勢必要找出點事情做做,也勢必要將自己的勞動拿出來“晾一晾”。比如給漢字“動刀整形”,不就是歷經數年的成果?這般的成果,還不值得拿出來么?給漢字“動刀整形”,也確實令我輩感到匪夷所思和嘆而觀止!我輩是不敢給漢字“動刀整形”的,因為沒有那個膽量和能耐。只有我們的專家才敢于拿起手中的刀子,給漢字進行一番“整形”。
也或許是由于時下新詞新字“輩出”,什么“超女”“山寨”等等,專家們看了,更是耐不住寂寞。一個個“摩拳擦掌”,要拿漢字開刀。實在出不了新東西,就只好在老東西上做做文章。像“微調”一下字形,也是好的,畢竟也屬于一大“成果”。這一“微調”,自然就證明出我們專家的辛苦和與眾不同了。
不過給人家“動刀整形”,也需要給個理由先。莫非這被“整形”的44個字,長相很難看?難看到了,有影響漢字整體風貌和污染我們眼睛的地步?以至于,需要我們的專家要對其親自“掌刀”?然而,長相難看不難看,還需要大眾說了算。大家說難看,才是真的難看。專家們的“倡導”,并不成其為“動刀整形”的理由。況且,專家們的這番“整形”,不僅讓人感覺不到“美”,相反為何讓人看了還深感別扭呢?若是看了讓人感覺舒暢倒也罷了,可看著看著,卻如骨鯁在喉般的難受!
無論舊時的繁體字還是今用的簡體字,一筆一劃都有其意義,并不是胡亂的造出。如“琴”本作“珡”。小篆字形,象樂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今人用“琴”字,乃上從小篆,下作今聲。原本一個好看的漢字,一橫一豎也很是“端正”,忽然之間“琴”不再是那個“琴”,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筆由“橫”變為了“提”。而這個從后面平白無故翹起的“尾巴”,它的意義何在,它的“美”又在哪里?難道某位專家看它過于“古板”,就“心血來潮”的要將它“翹”一下?
字形的變動,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看似只是將一些字進行簡單的“微調”,可實際上事關重大。不但字形變了,和從前大不一樣,便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著偌大的變化。如若按照專家們“微調”后的漢字進行規范性的統一,那么,所有的漢字字典是不是都要重新印刷呢?否則,其收錄的漢字不就是“錯字”么?若重新印刷,又該要花費多少的人力財力呢?這筆賬,專家們是否算出?改一改字形很簡單,但要讓全國人民都依此去改,則難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