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季羨林(2002年)。 中新社發 賴祖銘 攝
季羨林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定于7月19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目前人們最關心的就是季老后事的安排。對季老的身后事,媒體目前有幾個版本,其中最新的一個說法是,季老的骨灰將分別安葬在北京八寶山和臨清兩地。筆者就這一說法向季老的兒子季承求證,讓人想不到的是,季承予以部分否認,并告訴記者他們家屬的考慮。
季老骨灰可能安葬三處
“目前對父親的骨灰安葬,家屬中有的主張合,有的主張分,我看恐怕還得分。”季老的骨灰將分別安葬在八寶山和臨清,季承給予肯定。他語調和緩地說,“因為父親是國家的人、北大的人,骨灰安放在八寶山是合適的。但父親生前有個愿望,死后與自己的母親埋葬在一起,我們做晚輩的應該滿足他這一愿望。但我們還打算,把父親的部分骨灰安葬在北京萬安公墓。”對此,季承解釋說,因為他的家人就生活在北京,他的母親、姐姐、姐夫都葬在這里,安葬在這里家屬祭奠起來比較方便。再就是萬安公墓安葬的文人比較多,像李大釗、朱自清、張岱年等等,這里有著比較濃郁的文人氣息,安葬在這里對父親也是合適的。
與北大之間不像“仇家”
昨天,令人感動的還有一幕。由于“字畫門事件”,在人們的心目中,季承與北大關系有些緊張,但記者在現場親眼見證了下面的一幕:在吊唁現場,季承向在場的北大黨委副書記楊河表達了真誠的感謝。他說:“這幾天我本應靠在這里,但實在抽不出身,這邊的事(指靈堂安置、接待來訪者)都是北大安排的,讓我們家人非常感激。”言語之間,季承眼睛發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現場氣氛和諧,給人的印象特別強烈。(張彤)
一代學者季羨林先生一生低調質樸、平易近人,有很多普通朋友。在這些朋友眼中的季老,風趣、隨和、樸素,甚至帶有幾分童趣。記者昨天采訪了季老生前朋友、中華傳統美德叢書主編、《紅旗畫刊》總編助理殷昭俐先生,他向我們展現了這位國學大師的另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