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常漠視中國出口貿易的真相,還給中國蓋上“貿易威脅論”的帽子。
“經濟中國”:經濟威脅論衍生五個變種
當然,在相德寶的實證研究中,《泰晤士報》所呈現的不僅是一個“政治中國”。相反,在《泰晤士報》2005年對中國的261篇報道中,有150篇是對中國經濟的報道,占到總報道比重的58%。其中“增長”和“經濟強國”,成為定義中國經濟的兩個中心詞,常用的修飾詞則是“最大的”。
海外公眾關注中國經濟,發自30年前的中國改革開放效應。在西方人眼中,中國的改革開放復活了西方古老的市場神話。你想,要是10億中國人都喝可口可樂,那將是什么樣的經濟奇跡!
據中國人民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調查發現,自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在海外意見領袖的印象中,中國國家形象一直在主打“經濟牌”。“經濟迅猛發展”是目前中國留給海外意見領袖的第一印象(64.2%)。這一結論客觀地反映了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策在國際社會的現實投射。
“中國希望對外表達的,也一直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成就。我們最希望國際社會看到的是一個綜合國力迅猛增長和繁榮昌盛的大國形象,‘崛起’不僅是我們純樸美好的愿望,也是希望國際社會給與認同的形象。”胡百精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然而,由于意識形態的干擾,中國積極發展的經濟在海外眼中,不再是可喜的,而是可怕的,因為它將“助長邪惡的力量,成為中國酬庸朋友、懲罰敵人的工具”。如今,中國“經濟威脅論”甚至取代“政治威脅論”、“軍事威脅論”,成為“中國威脅論”中的主要論調,并由“經濟威脅論”衍生出“中國貿易威脅論”“資源能源威脅論”“生態環境威脅論”“人民幣匯率操縱論”“中國資本威脅論”五個變種。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超過2000億美元……”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持有超過1兆美元的美國國債……”
“根據美國能源部統計,過去四年來,光是中國一個國家,就墊高世界40%的石油需求。為了石油,中國拼命拉攏國際社會避之不及的無賴國家……”
類似于上述這些不實報道,在西方媒體上層出不窮,喧囂的聲浪掩蓋了真相。僅就“中國貿易威脅論”而言,誰也不會重視“中國的出口多半是外國企業在大陸設廠,并打上國外品牌生產,大多數利益還是流入外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實情,更不會關注“一個售價20美元的芭比娃娃,中國從中只賺到35美分”的事實。
在《當中國改變世界》一書的結尾處,法國人埃里克·伊茲拉萊維奇還將中國比喻為“大象”。他寫道:“20世紀,闖進世界經濟瓷器店的只有幾只老鼠(日本、韓國等),他們不會造成多大的損失。而今天,則是一頭可能造成慘重損失的大象進入了商店。”
不過,就算沒有意識形態的干擾,以“經濟中國”為主軸的中國國家形象,也將面臨難題。胡百精解釋說:“眾所周知,經濟發展屬于硬實力建設范疇,是國內外進行資源占有、機會拼搶的結果,歸根到底服務、服從于國家利益。中國在經濟騰飛基礎上的崛起,必然促成全球權力和利益關系的再造。‘中國威脅論’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被炮制出來的。”
胡百精分析說,“盡管我們對這些論調可以展開種種辯護、回擊,譬如在‘崛起’之前加上‘和平’字樣,但始終無法跳出一個悖論:以作為硬實力的經濟話語,主導作為軟實力的國家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