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葬紡織品難掩“金”光 記者張艷華 通訊員梁富盈 攝
托著遺物的墊板上的7個小孔尤如北斗七星圖 記者張艷華 通訊員梁富盈攝
12月21日,隨著“三合土”棺槨頂蓋一層層地開啟,棺槨內保存下來的遺體遺物也一一出現在大家面前,在棺內環(huán)境總體偏酸的情況下,墓主的發(fā)髻保存尚完好,一件陪葬服飾難掩金色光澤,且保存仍較完好。托著遺體遺物的墊板在清理過后,也呈現了“北斗七星圖”。
墓主發(fā)髻保存尚完好
昨日上午,上思縣文物管理所大門緊閉,不僅大院的鐵門外有公安民警執(zhí)守,就連進入辦公樓的玻璃門也關了起來,由該縣文體局一負責人負責把守。前兩天還出入自如的記者全部被擋在了玻璃門外,一切都是因為一直頗受關注的“三合土”棺槨當日要揭開最后的面紗。
“三合土”棺槨已經由發(fā)掘地搬到了文管所,并將在這里開啟棺木。出于文物保護等需要,文管所設置警戒線,非專業(yè)考古人員,未經同意,不得隨意進入。記者只好在門外守候消息。
9時許,專家組的一名專家向記者通報,當日的工作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將棺內遺體遺物清理出棺;二是在工作臺上對遺體遺物進行保護處理;三是對棺木進行保護處理。專家表示,在工作的過程中,他們將分別安排記者進入現場,讓記者在規(guī)定時間內了解現場的一些情況。
9時15分,記者第一次進入了開棺現場,除了消毒水味之外,沒有聞到異味。考古組、文物保護組和醫(yī)學組的專家們各司其職地忙碌著。
走近棺槨,往里一看,遺體遺物由一塊黑色的木板托著,因為施工隊伍挖掘時,誤以為“三合土”棺槨為大石頭,沒有多加注意,棺槨曾從約2米高的土方上滾落下來,墊板已向棺槨的底端傾斜,遺體遺物也多靠近棺木的底端。
棺壁以及棺內的遺體遺物都呈黑色,且顯得非常潮濕,但頭顱仍能很快辨認出來。仔細一看,顱骨上一根根頭發(fā)清晰可辨,一些紡織品將部分顱骨遮了起來。另一塊較大的遺物外包裹著一層呈金黃色的紡織品。專家們在棺槨的一角,鋪上了一層較厚的塑料膜,上面放著兩塊專家剛從棺內清理出黑色的物體,專家現場分析認為,這兩塊黑色物體有可能是后人用草灰為墓主制作的枕頭。
10時20分,記者第二次進入開棺現場,遺體遺物已被全部清理出棺,此時已能清晰看出顱骨上蒙著一層似麻木的紡織物,墓主的發(fā)髻由發(fā)簪固定在顱骨上,較好地保存了下來。細看這發(fā)髻,甚至能分辨出這個發(fā)髻中有不少白發(fā)。
陪葬紡織品難掩“金”光
記者第二次進入開棺現場后發(fā)現,托著遺體遺物的墊板下方鋪著一層約1.5厘米的草灰,草灰的厚度并不是很均勻。由于棺內較潮濕,這些草灰已全部變成泥漿狀,專家們用類似小鏟子的工具將這些草灰清理出來,同時對這些草灰進行取樣,以確定其具體的構成成分。
清理遺體遺物的工作臺就設在棺槨的一側,醫(yī)學組的專家們正慢慢地打開包裹遺體的紡織品,從中找出人體組織。據了解,由于棺內環(huán)境總體偏酸,遺體的肌肉等軟組織已腐爛,基本消失。
但工作臺的紡織品,卻掩“金”光,顯出了黃燦燦的色澤。記者在工作臺邊,發(fā)現這些濕濕的紡織品中,有一如小手指般大的部分突了出來,用肉眼看,可以透過這雙層的紡織品看到對面的物品,這件紡織品織得非常稀疏,薄而透。纖維也比較粗,類似常見的麻料。
經過專家的初步處理鑒定,棺內的紡織品確成金黃色,材質可能屬絲綢或麻,而蒙頭顱骨的紡織品則有可能是麻布。但紡織品的最終質地需要詳細地檢測分析才通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