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中的“和”,淵源有自,其來尚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所見。有關“和”字,《說文解字》口部書作“咊”,解為“相應也”,系與入口之飲食有關;龠部有“龢”字,解為“調也”,本是樂器的象征,皿部有“盉”字,解為“調味也”,原指調味器?!皡簟薄ⅰ褒槨薄ⅰ氨B”三字,同音同源,字形雖異,卻都以“禾”字為旁。“禾”乃是“和”的觀念的基本喻象,這透露出農耕文明的歷史特點。
歷史上“和”的概念經歷了由實轉虛的演變過程,它逐漸從形而下的具體器物與感官經驗抽象而為形而上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訴求,用來表達協調、調和、協和、和諧、和睦、和平、平和等思想觀念。尤其是處于雅斯貝爾斯所謂“軸心時代”(AxialPeriod)的先秦諸子們,開始對“和”的意蘊、價值、實現途徑和理想狀態進行理論闡發,使之成為中華民族精神之自覺?!昂汀背蔀楹w自然(天地人)、社會(群家己)、內心(情欲意)等層面與音樂、繪畫、飲食和養生等領域的基本原則,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本質規定。可以說,一個“和”字,差不多道盡了中華文明的精神特質。
“和而不同”
先賢所謂“和”,是“異”中之“和”,無“異”就無“和”。用今人的流行話語說,“和”講的就是“多樣性的統一”?!昂汀钡木袷且猿姓J事物的差異性、多樣性為前提的;而“同”則不然,它旨在排斥異己,消滅差別,整齊劃一?!巴钡倪@種單一性、純粹性的傾向,最終必然導致事物的發展停滯直至滅亡;而“和”對多樣性的堅守,不同事物或對立因素之間的并存與交融,相成相濟,互動互補,是萬物生生不已的不二法門。
古人對“和”與“同”的異同與優劣有著深刻的洞識?!蹲髠鳌ふ压辍份d,齊國晏嬰與齊景公論和同之別,他指出:“和如羹焉”,和“五味”才成美味佳肴;“聲亦如味”,和“六律”、“七音”方為悅耳動聽的音樂。相反,“同之不可也如此”,一種調料難免乏味,一種聲音讓人厭煩。在此基礎上,孔子明確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題,并把和同與否作為區分君子與小人的一個標準:“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边@與《中庸》所載孔子“君子和而不流”的說法,意義相近。孔子將事事茍同、不講原則的人譏之為“鄉愿”,即好好先生,他批評說:“鄉愿,德之賊也?!闭绿住吨T子學略說》說:“所謂中庸,實無異于鄉愿。彼(孔子)以鄉愿為賊而譏之。夫一鄉皆稱愿人,此猶沒身里巷,不求仕官者也。若夫逢衣淺帶,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則一國皆稱愿人。所謂中庸者,是國愿,是有甚于鄉愿者也??鬃幼I鄉愿而不譏國愿,其湛心利祿又可知也。”應該說,被章太炎貶為“鄉愿”、“國愿”的中庸,并不是先哲追慕的理想層面與理論形態的中庸,而是指它在歷史上扭曲變形的社會表現;他所批評的孔子,也并非孔子本人,乃是專制政治的符號性存在??鬃蛹捌鋬r值理念,在后世沒能擺脫被毒化與同化的厄運。
在精神層面,“和而不同”的理念,從被動的方面看,意含反抗政治強權或文化霸權的壓迫與同化;從積極意義看,則昭示了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與博大胸懷。
“致中和”
“中庸”是古代先民孜孜以求的美德,其首見于《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禮記·中庸》亦云:“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薄爸杏埂毕抵浮爸杏谩保爸杏谩奔础坝弥小?,清人劉寶楠《論語正義》曰:“用中即中庸之義是也?!敝杏褂^念強調的是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恰當適度,恰到好處,知乎所止,對欲望、情感和行為等有所節制,找到最佳的平衡點,講究一種分寸感。南宋大儒朱熹將《偽古文尚書》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十六字,破解為古代圣人秘不示人的“傳授心法”,即“十六字心傳”。“允執厥中”講的就是行中庸之道。
與“中庸”概念相近,古人有“中和”一詞?!爸泻汀备拍?,較早見于《中庸》與《荀子》,《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边@里謂“和”為“中節”,并把“中和”提升到宇宙精神的高度。朱熹《中庸章句》釋曰:“蓋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吾之正心,則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氣順,則天地之氣亦順矣?!比寮业恼\意正心、修齊治平的社會改造方案,是由內及外、由吾及彼、由人及物、由近及遠的進路,強調的是由改造人性,進而改造社會,終至天下太平。
在儒家看來,作為社會共同體成員的個人,如果人人能夠“文質彬彬”,“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威而不猛,恭而安”,“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做到情欲有節,行為有度,進退有矩,那么,整個社會與宇宙的和諧,也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整體的和諧,是建立在各個組成部分或元素的有機的、合理的比例關系之上的;社會的和諧,則有賴于共同體成員的道德存養與人格完善?!爸轮泻汀敝塾谫|的量的規定性,講的是適度、恰當、平衡與協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