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柏條河開發綜合規劃報告》曾制定“水質保護目標實現向成都市提供Ⅱ類水質量標準”,并提出了柏條河兩岸污染治理的要求和措施。但是,專家認為,這樣的總規方案是不完善的。“還應該在柏條河流域建立水源保護帶,嚴禁在兩岸進行工業生產、房地產開發等,倡導在沿河農業區發展苗圃業、生態農業,盡量減少人類活動對水質和沿河生態環境的影響,加大治污力度,確保成都市區用水安全。”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向有關政府部門提供的建議書上如是強調。
本報記者在對柏條河綜合開發進行采訪中發現,各方爭議的焦點在于是否修建攔河閘壩式電站。
根據《柏條河開發綜合規劃報告》,都江堰分配給柏條河的水量首先滿足灌區工農業供水需要,河床式開發的梯級電站的用水按供水協議執行,原則上“水調服從電調”。這段話不僅對成都市河流的“生態用水”只字未提,而且,“提出的‘水調服從電調’的原則也不妥當。”一位要求匿名的水電研究人士表示,假如電站建成、蓄水發電,生態、生活、生產“三生”用水之爭不可避免,又增水資源配置難題。
根據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的初步規劃預算,各梯級電站工程永久占地2433.2畝,其中耕地1895.8畝,農村宅基地83畝,荒草地424.4畝;施工臨時占地1500畝,其中耕地1050畝,荒草地450畝。柏條河兩岸農業與水電工程“爭地”將不可避免。
根據《柏條河開發綜合規劃報告》,修建電站的最終目的在于對柏條河河道的綜合整治。對此,“反對派”并不否定對柏條河的綜合整治,但堅決反對修建梯級閘壩式電站。修建電站就會使柏條河由一條自然河流,變成一條階梯式的人工懸河,這對于防洪、排澇、輸水、環保、生態、景觀都將帶來許多負面影響。與發電效益相比,弊大于利,得不償失。
柏條河項目對成都的影響
“休閑之都”成都的休閑景致一直“蔓延”到柏條河兩岸。在柏條河的主要河段,河道兩岸茶肆林立,垂釣、書籍、瓷器等經營項目密集,這里已經成為成都人休閑的好去處。“這就是成都積淀千年的城市水文化”,成都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許蓉生說,水文化是成都之為成都的基本原因。
2005年11月,“柏條河綜合開發公司”成立。據作家冉云飛透露,該公司由都江堰水利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和香港某公司合資成立。該公司將全面開展柏條河流域的房地產和旅游開發,初步擬定的商業項目有五星級都江堰大酒店、四個生態園以及一個大型河道漂流旅游項目。水源地邊直接建設大型房地產和旅游項目,這直接激起了成都社會各界的反對。“光是這些設施的排污和游客產生的污染就無法估量”,有成都市民對此表示擔憂。
在“天府之國”的整個成都平原,自然河流形成的綠色廊道對城市環境的作用遠大于很多被稱為“城市綠肺”的人工綠地。柏條河如果實行綜合開發,人工修建的沿河綠地將使自然生態凈化能力喪失,鳥類、魚類食物減少或失去、棲息地喪失,從而使物種數量和單種數量減少,區域生物多樣性減少。并且,人工配種的綠地不能形成豐富的生物鏈,需要大量外部維護和營養投入(如農藥、化肥使用),成為新的經濟負擔,還會大大增加污染源。
“柏條河屬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柏條河也是對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都江堰水利工程中,都江堰只是渠首,二江是渠干,渠干也是都江堰世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內江干渠柏條河進行梯級電站開發是對世界遺產完整性的破壞,使都江堰工程“只有頭、沒有軀干。”專家認為,《柏條河綜合開發規劃報告》及規劃梯級水電站的建設,破壞了都江堰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整體性,柏條河的歷史人文、美學價值前景堪憂。
“規劃工作不能僅由水利部門單獨完成,還需環保、林業、國土資源及有關科研等部門的共同參與,更要讓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決策中來,并監督規劃的實施。”四川省政協副主席、省科學技術協會副會長聶秀香為代表的7位省政協委員連續兩年提出的政協議案中鄭重表示,系列難題擺在了成都市、都江堰灌區以及四川省各級決策者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