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建立軍事關系,軍事外交日趨活躍,呈現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發展的新局面
2008年4月10日,中美兩國國防部直通電話正式開通,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和美國國防部長蓋茨首次通過直通電話,就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中美國防部直通電話的開通,不僅給中美防務高層互動增加了一個新的渠道,也表明兩國軍事互信進一步發展。此前中俄軍事熱線于3月14日建立。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后,中國軍事外交日趨活躍,呈現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發展的新局面,它以其獨特的作用,有力地配合了國家整體外交,并架設了與世界各國軍隊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共同發展的橋梁,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一支更加開放、更加務實的中國軍隊。僅據《2006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披露,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建立軍事關系,在107個國家設立武官處,有85個國家在中國設立武官處。
加強國際軍事合作與交流
中國軍隊遵循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積極開展與大國的軍事關系,加強與周邊國家的軍事合作,深化與發展中國家的軍事交流。
通過加強高層互訪,建立雙邊友好合作基礎;通過戰略磋商和對話,增進相互間溝通與信任;通過區域安全合作,實現共同安全的互利互贏;通過專業技術交流,促進共同發展;通過擴大利益共同點,增強相互依存,避免對抗等途徑,推動國家政治關系全面深化,更好地為國家發展大局營造和平穩定的安全態勢。
近年來,中國以開放、透明、坦誠、務實的理念與態度,通過軍隊高層互訪、戰略對話、雙邊與多邊安全論壇等形式,闡述自身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維護地區穩定、構建和諧世界的主張。我軍與美、俄、日、澳、英、法、德等國建立起防務安全磋商機制,并將這一機制逐步拓展到巴基斯坦、蒙古、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周邊國家,乃至南非等國。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多邊安全合作不斷取得進展,東盟與中國、東盟與中日韓框架下的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逐步展開。“面對面”的防務交流和對話,疏通拓寬了軍事互信的渠道,也促使中國軍隊在各個領域取得了新的發展。
以2006年為例,中國軍人首次應美軍邀請觀摩了美軍在關島舉行的軍事演習。中外海軍艦艇編隊實現多次互訪,中國向二十多個國家派出軍事留學生200余名,接受了九十多個國家的1200余名軍事人員到中國軍隊院校學習;中國先后與俄羅斯、美國、巴基斯坦、日本、印度尼西亞、南非等國舉行了防務安全磋商。作為中外軍事安全合作的新模式,防務安全磋商邁向機制化;中國積極開展多邊安全對話與合作,主持或參與了上合組織國防部長會議、東盟地區論壇安全政策會議、東盟與中國“10+1”國防高官會晤、首次“10+1”亞太地區安全問題研討班等多邊論壇。
中國軍隊不斷創新軍事外交實踐,實現了許多新的突破,有不少做法在中國軍事外交上是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聯合反恐軍事演習;第一次與俄羅斯商簽了在傳統安全領域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備忘錄;第一次分別與英、法等西方國家及巴基斯坦、印度舉行了海上聯合搜救演習;第一次與巴基斯坦在高海拔地區舉行聯合反恐軍事演習;第一次組織外軍觀察員觀摩中國的軍事演習;第一次組織以安全合作為主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研討會;第一次舉辦以和平、發展、合作為內容的非洲高中級軍官研討班;第一次組織駐華武官團赴西藏、香港參觀考察;第一次完成了海軍編隊環球航行。
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中央軍委決定設立新聞事務局和新聞發言人制度,為國際國內媒體提供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相關信息。2008年5月18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首次亮相。
一系列的舉動,顯示了中國軍隊開放的理念以及為促進國際社會的互信與合作所做的積極努力。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透明度也隨著對外軍事交流程度加深而加深,領域擴大并得以加強。自1995年首次發表軍控與裁軍白皮書以來,至2006年,中國先后發表五版國防白皮書,系統闡述中國國防政策的基本主張,以及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基本情況。在新版國防白皮書中,首次闡述了發展與安全相統一的國家安全戰略思想,充分表達了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信念。
國際舞臺上積極活躍的中國軍事外交,折射出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
|